杨根思(1922 - 1950)江苏泰兴.在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多次立功奖项,被两次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王”的称号,“东一个人的英雄”,“东三英雄”和荣誉来参加的1950年度会...
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杨靖宇是战争时期的英雄.
故选A.
准尉,是介于军官和士官之间而设置的,比如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大规模为官兵授衔,为军中10余万名副排级(正班级)干部,特地设置了准尉军衔。我军首次授衔中,没有设置准尉等级,实际上却授有准尉,准尉为副排级人员,算干部,不算军官,在内部称之为“预备军官”。准尉,这个军衔的位置,是处在士官上士之上,军官少尉之下的,是个非常特殊的军衔。我军准尉的标志,从肩章上可看出来,为一条纵线,无尉级星徽(类似于军校学员的肩章)。正班级或副排级,可授予准尉军衔,是晋升少尉的一道坎,因此,准尉军衔,在我军并非正式的军官,军官是从少尉开始,在军人服役生涯中,慢慢开始晋升上去的。准尉,在我军中,是士官晋升的最阶,授予正班级或副排级;在某些国家的军衔中,是尚未被授阶成为少尉的军校毕业生。和平年代,军衔的设置,对于来说,是越简洁越好,设置太多的军衔,在军衔标志上,就不容易识别,也不利于军官的管理和晋升。准尉算干部,但又不算军官,使得我军历史上10余万名准尉,在其个人军旅生涯中,始终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算干部但又不算军官。我军的准尉,在军中很难定位自身角色,也极少有向上的晋升空间,特别是随着我军正规化建设,尉级军官基本上是从大中专军事院校的毕业生中诞生。1988年9月17日,为利于的管理和指挥,方便军方与国际交往,解放军再次恢复军衔制, 新的军衔等级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从我军新的军衔等级中,读者能看到已经取消了准尉军衔,完善了士官军衔制,取消准尉,为日后我军推行军士长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军士长军衔,明显要优于1955年实施的准尉军衔,比准尉军衔更利于部队的整体配置,以及战斗力的提高,也简化了我军步兵班——最基层的作战单位的指挥体系,即由军士长(班长)指挥步兵班,少(中)尉排长指挥步兵排,中(上)尉连长指挥步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