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财经 > 财经

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为什么有春秋战国之分)

作者:刘书林
2023年01月10日 07:09
财经

我是老湿基,我来回答!

其实,一般来讲,春秋和战国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分为两个层次的,当然也有其他版本的说法,历史嘛,大家都有资格拿出自己的观点讨论的,我呢也就个人的角度来为大家展开分析一下,不喜勿喷哦,当然了,也希望各位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建议!

一、国际形势

这是一个比较广泛认同的角度,尤其是史学家就是采用了这个角度来区分春秋和战国的,那就是当时华夏发生的两件大事: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先说田氏代齐吧,齐国是周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朝之后,分封给姜子牙的地盘,也就是姜氏齐国,后来在齐桓公时期,一个陈国逃难的公子——陈完跑到齐国以求政治避难,作为霸主的齐桓公非常慷慨的接纳了这个公子,并且给了他官职,叫他为齐国效力。这个人就是田氏齐国的始祖。

做了官以后,陈完就改姓田,成了田完。由于是避难的公子,所以田完在生活里处处都非常小心,为人处世也都十分和谐,这样以来,慢慢地就在齐国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网。

数十年之后,到了齐庄公的时候,田完的曾孙——田文由于特别受齐庄公的器重,被赐予了子爵,在这个时候,田氏在齐国算是有了一些政治资本,田文子死了之后,其子田桓子继承了爵位,在朝堂之上,田桓子力排众议执意要齐庄公发兵讨伐卫国和晋国,并且大获全胜,齐庄公高兴之下,便把自己的女儿孟姜嫁给了田桓子,这一下,田氏家族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后来,田桓子的儿子田乞是时期,当时在位的是齐景公,那个时候的齐国已经是一片衰败的情况了,适逢齐国大旱,百姓无法生存,国家呢也开始打开国库借粮食给百姓,而田乞就是执行这一政策的人,他命人用大斗给借给百姓粮食,到了秋天收成的时候,却让百姓用小斗还粮,老百姓多单纯啊,直呼:田氏万岁。

再后来的齐国国君一代不如一代,齐国的多个贵族之间联合起来,说杀王另立跟过家家似的,最后,贵族之间也开始了相互绞杀,而田氏一族呢,不管不问,继续发展自己家族的势力以及在民间的名声。就这样,历经八代,到了齐康公的时候,田氏当家人天和直接把齐康公放逐到了小岛上,田氏完全掌控了齐国,并且上报到周王室,要求封侯,虽然,周天子不情愿,但也明白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之得封田氏为齐国代理人。

再来看看三家分晋吧,其实三家分晋的雷早在晋文公争霸中原的时候已经埋下了,晋文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晋国国内发生了令人发指的宗室为抢国君之位的血洗角逐,自己也是被迫逃难了近20年,最后在秦国的时候才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作为流浪半生的晋文公来说没人会他更懂流浪了,也没有比他更懂宗族之间争权夺利的血腥了,所以从晋文公那就开始立了个规矩:国君的孩子立,只立一个公子为储君,其他的孩子直接就扔民间了,可以享受宗室的待遇,但不能参与任何国家的政务,所有的政务都交给卿和大夫来处理,很显然,这是避免宗室斗争的最好办法,没有权力和势力,作为公子就不可能参与争权了,所以有了“晋无公族”的说法。但是,晋文公也想不到,这样的政策实则是双刃剑,朝廷里的大夫和卿做了所有的事情,立功就赏,大公就晋升爵位,巅峰的时期,晋国有11个贵族轮流掌权。

百年左右,大夫贵族们已经把晋国国君给完全架空了,角逐的最终结果是韩、赵、魏三家联手瓜分了晋静公最后的土地,并且最终也是放逐了晋静公。三家也跑去周天子那要求封国,就这样,晋国被一分为三:韩国、魏国、赵国。

这两件事情就是春秋与战国的过度事件。

二、 礼制得彻底崩塌

由于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周天子都被迫接受了,那么在其他诸侯的眼里,周天子就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吉祥物了,以前,两个国家之间有矛盾,还会各自派使者去周王室要求周天子调解,虽然说也调解不出个啥结果,但最终都还承认周天子,经过这两件事一搞,诸侯们都认定一件事了:什么周天子,算球吧,该打打,该杀杀,请示个毛啊!

还有就是,在春秋的时候,两国就算是矛盾无法调解,要进行战争,起码还是先下战书,对方接受了,两军会开拔到约定的地方,列好队,开始硬钢,拼的都是斗志和人数,就算是把对方打败了,追杀也不能超过一定的距离,这都是在周礼里面有详细规定的,当然了,春秋时候也有不遵守规矩的国家,直接追杀他国至死,我所说的都是大部分,不是绝对哦。当然了,只要是违规操作,不下战书就偷袭,追杀他国至死,事后一般都会被其他更强的国家以此为借口而讨伐的。可以说,春秋时期的诸侯,你可以说他们都违背周天子的意愿,相互攻伐,不遵礼制,但表面上都还算是客气吧,起码在打仗这一方面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小人才偷袭呢,真男人都是正面刚。

战国就不一样了,《孙子兵法》的一句:兵者,诡道也,直接把所有的诸侯都打醒了,国与国之间不管是外交还是军事亦或是通商都充斥着阴谋诡计,感觉你要是不用点诡计,你就活不到年底。并且,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不存在什么战书不战书,战后也不必请示什么周天子了,反正一句话:干就完了,灭国就跟过家家似的,各国之间都在努力的变法以便强国。

基本上春秋和战国之间的明显区别就是以上两点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理解哦,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哦!

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为什么有春秋战国之分)

一是,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相互征伐。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需要依靠诸侯的力量才得以复国,并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也是“春秋时期”的开始。此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为争夺土地、奴隶、财富不断征战。

春秋时期的诸侯战争,多以争霸为目的,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多以兼并为目的。后期形成了“战国七雄”。

二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旧有的观念和制度被破坏,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为在争战中取得胜利,纷纷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春秋与战国是东周两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两个不同阶段东周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这两个时期的列国外交也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春秋和战国显著差别之一,就是周王室的地位完全不同。

东周初“二王并立”局面结束后,由于周平王政权合法性的问题,王室地位大大降低。周桓王执政时又与东周“小霸”郑庄公闹翻,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周王室大败。这次大败,让周王室彻底走向了边缘化。然而,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在称霸过程中,却率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以此来与南方崛起势头强劲的楚国抗衡。因此,周王室虽然中衰,可在霸主“尊王”的口号下,但其地位依然超越了一般诸侯国、高高在上。

正因春秋王室地位高高在上,列国要想称霸东周,就必须妥善处理与周王室的关系。早期齐桓公与周惠王关系不佳,导致周王室一度联合楚国来对抗齐国,让齐国霸业倍受挑战。后来,齐桓公在周惠王去世后帮周襄王稳定了王位,周襄王也在葵丘之会上正式赐齐桓公为霸主,让齐桓公霸业到达了顶峰。

有了齐桓公的经验教训,中原霸主为保持自身地位的合法性,“尊王”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在正式称霸之前,晋文公帮周王室平定了姬颓之乱,赢得了天下诸侯的认同;在正式当上霸主之后,每逢争霸战争获胜,晋人都要到周王室去举行隆重的献捷仪式;王子朝之乱期间,晋国竭力支持周敬王,后来又帮周王室筑城成周……。

在春秋霸主的带动下,原本对周王心存不屑之心的各诸侯国都加强了与周王室的外交关系。春秋初时,周平王、周桓王去世,鲁国没有派大夫前往成周参加葬礼;到春秋中晚期时,周景王王后去世,鲁国都隆重地派人前往会葬,还献上了重礼。鲁国对王室态度大变,东周其他诸侯国也应该是一样。

然而,到了战国时代,周王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宗主,可在周王畿内都逐渐边缘化了。自公元前368年周王畿分裂成东周与西周后,周王就完全成了傀儡。此时,东周七个大国纷纷自行称王,秦、齐二国甚至一度称帝,完全不再顾忌周王的存在。因此,到了战国时代,列国与周王室的外交关系已绝非外交重心,不管是弱国还是强国。

春秋时局还有个显著特点:争霸成为了主流。各方霸主,对己方阵营的成员负有保护职责;同时,盟友们对霸主则负有进贡义务,以及战时的服役责任。

公元前542年,郑国子产陪同郑简公访问晋国,顺便缴纳赋税。结果,因为鲁襄公去世,晋平公没能及时接待郑人。子产一怒之下,把所住宾馆的围墙拆了,以安置郑国使团的车马。晋人为此前来责备,子产却振振有词地回答:“敝国狭小,处在大国之间;大国要求无定时,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征收了财赋前来朝见。却不想得不到贵国接待,也不知接待的时间。敝国不敢进贡贡品,也不敢让贡品暴露在外任凭风吹日晒。现在不毁坏围墙,就无法安放贡品。冒昧地请教君王的左右:将命令我们把贡品放置在什么地方?”晋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派人向郑人道歉,承认招待不周。由此可看出,盟友对霸主确实存在着进贡的义务。

反过来,霸主也对盟友承担着保护责任。

公元前529年7月,晋国在平丘(今河南封丘东)组织诸侯盟会。盟会进行过程中,邾、莒二国联手,向晋人投诉鲁国入侵。为此,晋人不但严禁鲁人参加盟会,还扣押了鲁国正卿季平子,长达数月。公元前518年,因为鲁人又伏击了经过鲁国边境的邾人,邾、莒二国再次向晋国投诉。为此,晋人又把鲁国卿士叔孙婼扣押了一年。

可进入战国时期后,霸主与盟友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几乎完全消失了。战国时期,“大鱼吞小鱼”已成主流,小国多被大国吞并,最后成就了七个比较大的国家,号称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重心是合纵与连横:弱者联合起来以对抗强者,称为“合纵”;强者拉拢弱者以遏制其他强者,称为“连横”。不管列国是合纵还是连横,都远不如春秋时期霸主与盟友的关系那么可靠。很多时候,某国前一年还支持合纵下一年就支持连横了。什么时候选择某种外交策略,完全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而变。如果说春秋霸主与盟友之间还残存着那么一点点道义的话,那么战国时代合纵连横就完全是各国利益优先原则驱使下的决择了。

最后,春秋时期的外交,其主导者大多数是本国人。各国外交使者,往往都是本国卿士。有些国家如郑国等等,还设有专门负责外交的“大行人”一职。但春秋各国的外交使者,往往就是本国外交政策的主导者,或是本国主政者的亲信。

在出使他国时,除了完成外交使命外,使者还带有观察他国国内政治、风土人情的使命。晋国赵武、韩起在出使郑国后离开时,会让“七穆”诵《诗经》以明其心志;吴国使者季札出使列国时,会观察列国政治动向,并对该国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周王室使者单襄公出使,路过陈国见其内政不修,预测陈将亡国……。观测他国,就是为己国服务。所以,出使他国之人必须效忠本国。春秋时期人才流动性还不是非常高的前提下,能够担任外交使者之人,都是本国贵族。在宗法制遗风较盛的诸侯国,外交使者甚至还是本国公族。

但进入战国后,人才流动要频繁得多。很多底层士人为了追求飞黄腾达,频繁游走于列国之间。为了求得诸侯认可,这些士人往往并不会持有一成不变的观念,而是投列国国君所好,以求得到重用。因此,这些游说之士一旦获重用,不会存在固定的效忠对象。如魏国人张仪,先到楚国出仕,后来辗转到达秦国,被秦惠文王重用。此后,张仪长期替秦国服务,一度出卖了母国魏国的利益。秦惠文王死后,因为秦武王不再信任他,张仪又使计回到魏国养老,为保自身而出卖了秦国。魏国人公孙衍先在秦国出仕,帮助秦国侵占了魏国河西之地。后来公孙衍在与张仪的权力斗争中失败,回到了魏国,就长期游说崤山以东六国合纵以抗强秦。以张仪、公孙衍为代表的纵横之士愈发活跃,使得战国外交比起春秋时期的外交更加充满变数。也许主张合纵的游说之士刚走,后脚主张连横的游说之士就上门了。

纵横家唇枪舌剑式的激烈交锋,往往让列国的外交策略变化频繁,不如春秋时代那么稳定而可预测。

整体看来,由于春秋与战国在三个方面的变化,导致两个时代外交差异性较大:

首先,春秋时期王室地位虽然下降,但在中原霸主扶持下,仍能保持名义上的天下宗主地位,让列国无法忽略与周王室的外交关系;战国时代,在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后,周王室地位已完全无足轻重,彻底被边缘化了;

其次,春秋时代争霸是主流,霸主联合一众盟友与其他阵营对抗,这也是春秋列国外交的重点;战国时代,由于小国纷纷被吞并,最强大七个国家彼此间的合纵连横成为这一时期外交的重点;

第三,春秋时代,人才流动性相对较低,列国外交人士常常是本国贵族,效忠于本国,其外交策略变化较少;战国时代,人才流动性大,士人追求的往往是自身富贵,不再固定效忠于某国,一旦他们主导了某国外交,此国外交策略的不可预测性也就增加了。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的意思:夏商与西周指中国王朝起源于夏朝,接下来是商朝,商朝之后是周朝的西周,因为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所以记为东周分两段。

出处:出自现代学者岳孤峰的《历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翻译:伏羲、炎帝、黄帝开始,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相互传递,夏朝、商朝和周朝,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

扩展资料: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详细历史介绍:

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

西周从文王到幽王,后平王即位,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1、齐国: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2.、楚国:鄢郢 湖北荆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3、燕国: 蓟 北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4.、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河南、山西一部分。

5、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宛六省。

6、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7.、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