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财经 > 财经

世界地图高清版可放大(中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作者:王书林
2023年01月18日 19:09
财经

谢邀~

· 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长城

·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故 宫

·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 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 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银杏树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 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 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字典——《康熙字典》

· 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寺——莫高窟

· 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

· 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 世界上现存的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

·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 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大熊猫

·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 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 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赵州桥

· 中国第一大岛屿——台湾

· 中国影响最广的戏曲片《红楼梦》

中国之最有很多,我说的可能只是其中一些,祖国很伟大,所有有很多世界之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世界地图高清版可放大(中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因为未知,所以神秘。全世界只有3个人到达过马里亚纳海沟一万多米深的地方,但是到达月球的人数却有12人次,不难看出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艰难。这艰难源自于海底世界漆黑、高压、冰冷以及其他无法评估的巨大风险。现在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人类已经探测到的马里亚纳海沟具体情况。

马里亚纳海沟简介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床,由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被向下挤压而成,是已知的世界最深海沟,形成至今已有6000多万年历史。从地形图上看,马里亚纳在菲律宾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延伸到在日本后面,好像是一条狭长陡峭低洼地一般。

它全长有2550公里,海沟平均宽度达70米,大部分水深达8000米。最深处达10929米,那里的水压高达1100bar左右,相当于1100个大气压,一般生物进入到该区域都要被瞬间压扁。

人类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次数

历史上有两次共三个人乘坐专业的探测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

第一次是1960年一名瑞士人和一名美国人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到达了10916米的地方。受科技水平限制,他们在最深处研究了20分钟就不得不浮上来了。

第二次是2012年美国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潜艇“深海挑战者”号,到达了最底部10929米处,进行拍照收集生物信息。

虽然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2012年6月也带着首位中国人下去探索深海世界,但是受科技水平及外部因素影响,最终极限位置只下潜到了7062. 68米处,没有到达真正的最深处。

由于真人下海底存在巨大风险,也不敢长时间在海底开展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所以科学界一般都用无人探测器潜入至海底进行遥控作业,进行科学考察,拍摄照片和获取样本。

历史上俄国、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都有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经过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的努力,目前我们对海底世界已经有了一些认知。

人类已在不同深海区域发现的生物

海洋虽然是一汪整体的海水,但是却是一个千层饼一般,不同深度的海存在着不同的生物物种。

海平面30米以下的地方,是我们常见的鱼类和水生植物栖息的地方;

海平面100米以下,就已经是人类裸身下潜的极限了,这里生存着诸如章鱼等大型鱼类;

海平面200米以下,就开始称为深海区了,这里基本没有光线,所以基本上没有植物了,但是这附近生存着一种叫皇带鱼的大型鱼类;

海平面300米以下,生存着一种巨型螃蟹,叫甘氏巨螯蟹。而我们最为熟悉的军用潜艇,一般都是在海底300-500米的区域航行。

海平面500米以下,对于人类来说就已经开始不那么熟悉了,这里完全黑暗。已知的是我们熟悉的蓝鲸和皇帝企鹅的下潜最深处就是这里。

海平面900米以下,目前已经发现有一种叫大王乌贼的生物;

海平面1300米以下,生存着一种革龟和哥布林鲨鱼,以及大醉琵琶鱼;

海平面3000米以下就是深海地带,这里水压达到300bar,相当于300个大气压,水温也已经开始到达2°C左右。这里生存着一种巨型鲸鱼——抹香鲸。

海平面6000米以下,生物非常罕见,2014年科学家在海底8145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叫“狮子鱼”的奇特物种,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处海底生物了。

人类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发现的事物

目前为止马里亚纳海沟并未发现严格意义的生物,但是科学家在海沟1.1万米的深处也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事物。

1、海沟底部的水并未结冰

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压强越高,水的冰点越高,就是水越容易结冰。在1.1万米深的海底,虽然压强达到1100个大气压,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冰的存在,这里的一般水温维持着2°C左右。这其实跟水的特性和海水的盐分有关,从水的三相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水温2°C时,要达到水的冰点,大约需要10000个大气压,而海底的大气压1100个大气压还远远不够。而盐分能降低水的冷凝点,这个从北方冬天往大路冰面上撒盐使冰融化就容易理解了。

2、海底存在超临界水的奇幻景观

海底的水并不都是低温的,在一些火山口附近的海水温度高达400°C。这些高温的水并没有汽化,在高气压的作用下,形成水和气体互相交融的超临界水状态,颇为壮观。

3、存在大型单细胞生物以及不明微生物

2011年,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发现一种名为“Xenophyophores”的单细胞生物,它的单个细胞直径常常可以超过10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单细胞生物。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火山口附近存在一些不明微生物,目前正在探查,尚未有正式结论。

4、海底地幔不断吸收海水

马里亚纳海沟是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而成,挤压的地方形成一个俯冲带,而且两个板块仍然存在着互相摩擦撞击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海水经过缝隙进去地幔的现象。根据科学家检测,每年大约有30亿吨的海水渗入地幔中。然而这些水进入地幔中就一直留在那里了吗?其实并不是的,这些水会通过火山口以气体的形式或火山爆发的形式蒸发消化,释放到大气或者海底中,形成地球水循环的一部分。

5、海底存在大量的碳

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含碳量比6000米以上的含碳量高,是海底微生活分裂沉入海底的动物尸体等形成的。这是全球碳平衡的一部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说明海底碳含量高对全球生态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总有一天会解开这个谜底。

海洋占据着全球70%左右的面积,随着全球气温变化,人口增加以及耕地面积减少,人类对海洋的利用迫在眉睫。

但我们利用海洋的同时,需要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

预知未来,无法用科学解释,在正常的认知当中,这纯粹属于荒谬的无稽之谈,但是在世界各国却又不缺乏这种“玄学”,唐朝最著名的“预言家”便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据说两人的推背图推演出唐朝两千年后的历史。

美国也有一位预言家,珍妮还给罗斯福、丘吉尔占卜过,然而还有一个谦逊、目不识丁的保加利亚盲人,成了世界各地“预言家”的头条新闻,而且她的预言相当可怕,甚至预言了人类灭绝。

巴巴·万加原名万格利娅·潘捷娃,1911年出生,据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遭遇了一场龙卷风,砸到地上时眼部神经受到了损伤,使她变成了瞎子,自从失明之后,她就感觉到了一种“未知力量”,这些“未知力量”能够协助她预言未来。

这种“未知力量”就是灵魂,她说在人死后,灵魂会以一种更加高级的状态存在,她跟过去200多年死去的灵魂沟通,这些灵魂告诉她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事,这听来,巴巴·万加就是一个灵媒。

巴巴·万加之所以能够这么出名,除了她失明之外,也是因为她的一些耸人听闻的预言,1980年她预言了“苏联解体”、“黛安娜王妃去世”、“美国兄弟将在铁鸟的袭击中倒下”,“库尔斯克将沉入水底”。

这些预言在几十年之后,全部“实现”了,至于铁鸟应该就是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库尔斯克是俄罗斯一个州,沉入水底是不可能的,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2000 年8月因为军事演戏爆炸沉没了。

巴巴·万加在1996年去世了,这让她的预言变得更加可怕,难道她的预言都是真的吗?但看了她其它的预言,你就不会这么想了,除了以上了几种预言,在进入21世纪之后,她的预言真实度大打折扣。

她预言2008年会有4个国家的总统遭到暗杀,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从2010年开始,人类会动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由于核辐射,北半球的生物和动物都会走向灭绝,到了2016年,欧洲将成为无人区,2018年中国将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

2111年,人类在大战之下,为了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将躯体改造成了机器,2130年,外星人开始登陆地球,人类被迫移民海底,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动物成为了地球的主宰,2164它们在极端的条件下开始进化,成为半人半动物的物种。

3797年,地球被未知力量摧毁,但人类已经移民到另外一个星球。先不说未来,我们度过了2010年,也没有出现世界大战,更没有核武器灭绝事故,欧洲也不是无人区,她的预言全错,很显然她并不具备某种能力。

至于成功预言苏联解体“911事故”,只是做了一个基本调查,苏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解体危机,至于911事故,她只说了铁鸟撞击。那些来拜访她来访者,往往都会在保加利亚待上好几个星期,才能见到巴巴·万加。

在这几个星期当中,巴巴·万加已经打探好了来访者的底细,以及来访者寻找的答案,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她的预言也就成功了,但她无法“预言”太过遥远的未来,所以她的“预言”在进入21世纪之后全都乱了套。

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我们得客观的来评价一番,并不是一味地贬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不光帮助徐峥拿到了诸多大奖,也让世人看到了印度强大的制药业,而这也正是印度获得“世界药房”这个称号的原因,虽然说印度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贫穷 落后的形象,但是他们的实力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在这几个方面,印度其实早就已经领先世界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咱们刚说的制药业,据不完全统计,印度这些年来出口药品的国家已经多达150多个,除此之外,由于印度的非专利药品生产链十分完善,印度政府也对仿制药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印度本土的药品市场,主要依靠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出口来进行运转,就连美国这种真正的医疗大国,哪怕医疗技术十分发达,其国内的仿制药有近一半都来自于印度。

最让人惊讶的是,仿制药按理来说,药效肯定比不上正版,甚至有些仿制药还会威胁到病人的性命,但是印度的仿制药在药效上面能够达到正版的50%及以上,而价格却只有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这就让很多吃不起正版药的病人,不得不购买仿制药,不过印度的仿制药在很多国家都属于违禁品,毕竟这些药大部分都是国际大企业,投入了上亿资金才成功研发,这种行为无疑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印度第二个世界领先的方面是文化,提起文化输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美国和韩国 日本,无论是电影 电视剧 音乐还是动漫,这三个国家都是世界顶尖水平,而印度在不声不响中,也成为了一个文化输出大国,在世界电影市场中,每年至少有1000多部印度电影诞生,宝莱坞的电影虽然和好莱坞电影还有很大的差距,可是在周边国家却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再加上印度本身的电影制作水平其实并不弱,“五毛特效”的时代早已过去,大制作电影的全球票房表现也是相当突出,更何况印度的旅游业也在文化输出中出了不小的力,帮助印度获得了很多的国际认可。

而最后一个,则是印度吸引外资的能力了,印度和我们中国一样,拥有数量众多的劳动力,同时印度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贫穷人口的基数很大,因此这些劳动人口的报酬水平也相应较低,很多外资企业都是看中了这几个特点,纷纷将加工厂搬迁到了印度,当然,由于印度人不是很重视教育,文盲很多,所以留给他们的,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任务,换句话说就是有手就行,除此之外,印度的市场也是非常广阔,在每个领域上面都还有非常富足的发展空间,潜力很大,这也是不少人选择在印度投资的愿意之一。

说完了这些,大家再来看看印度的地理优势,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人口也超过13亿,是仅次于我国的人口大国。印度的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平原,南部是主要是高原和部分平原,据统计,印度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左右,这些山地 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整体低矮平缓的地形,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的助力。

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印度生下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印度的矿产资源同样十分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铁 铜 铅 石膏 钻石 钛 铀等资源储量巨大,这要是印度轻重工业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印度东北部同孟加拉国 尼泊尔 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全长共5560公里,大家发现了吗,印度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地缘优势,那就是除了我们之外,周边没有特别厉害的强国,西边的巴基斯坦虽说发展得不错。

但是整体国力比印度差了一个档次,而其他几个国家都是三四线的小国,只要妥善处理好和我国的关系,印度的发展几乎不会受到太多的阻拦,只可惜,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天生就有“爱搞事”的基因,和我们的关系始终是时好时坏,有时候还会泼一些脏水到咱们身上,不得不吐槽一句,好家伙 小老弟你不讲武德啊。

而且印度的军事实力虽然的确很弱,但是他们的装备好啊,印度是世界上先进武器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可能是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被打怕了,印度在拥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之后,大肆购买各国的优质武器装备,同时与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达成武器进口的合作,最贵的 最好的他全都要,大家看看,这像不像前几天在双十一疯狂购物的你们呢。

当然,很多朋友其实都曾怀疑过,印度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成为下一个亚洲强国呢个人觉得,印度有这个能力,但是在短时间内做不到,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家来看看啊,首先印度现在的经济只是看上去非常繁荣,但是他们国内还拥有着上亿的贫困人口,无数人吃不饱饭,而且种姓制度虽说在法律层面上被废除,可事实上呢,高种姓人依旧还是低种姓人心目中的“神灵”,能赚钱的体面的工作都掌握在高种姓人手中,低种姓人甚至连人权都无法保障,所以才会被不少外国人揶揄。

“印度是由一亿人和十二亿奴隶组成的”,一个国家崛起需要什么呢,强大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各方面能力,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坚信国家终会强大的人民,这几样东西印度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反观我们中国,领先了印度大半个世纪,在如今的国际社会上拥有许多的朋友,国民在度过那段苦痛岁月之后,从来没有质疑过我们自己的能力。

曾几何时,我们也站上过世界之巅,即使跌落深渊,也没有轻言放弃,就算被西方世界国家敌视,我们也自信的走出了几十年的精彩风光,现在还有谁会忽略我们的声音,还有谁会不承认我们的实力呢,倘若能够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之巅,与我们还会有多远的路途呢,我们这一代人正在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而我们的声音终会让世界为之喝彩。

1995年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映的20集家庭伦理类电视连续剧《孽债》曾创下42.62%的超高收视率。在此之后这部电视剧被多家省级电视台转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哪里有我的家》也随之一度风靡大江南北。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当年观众们在被电视剧和这首主题曲感动的同时也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上海到底有多大呢?其实上海到底有多大得看你拿上海和谁对比。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直辖市与23个省、5个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一同构成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省会,自治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首府,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市区或主城。

省和自治区的名称与省会、首府的名称一般是不相同的,而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往往是与行政区同名的。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和省名是不重合的,湖北省的省会武汉也和省名不重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和乌鲁木齐和自治区名称是不重合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和自治区名称不重合。相比之下“重庆”一词则有大小之分:所谓“大重庆”是指重庆直辖市,而“小重庆”则是指不含周边区县在内的重庆主城。

作为重庆市行政中心的重庆主城和直辖市名称是重合的。事实上北京、上海、天津另外三个直辖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词既可以指四个直辖市,也可以指这四个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既可以作为与省平级的直辖市与省比大小,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与南京、武汉、成都、福州、太原等省会中心城市比大小。

如果把上海作为与省平级的直辖市与其他省区比较面积大小,那么只有6340.5平方公里的上海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在倒数第三位(只比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大)。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南省,但海南省大部分面积属于海域面积,所以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不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如果把上海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那么上海的面积就足够大了。上海城区的面积大约相当于15个厦门、12个南昌、12个太原、12个合肥、11个石家庄、10个长春、9个哈尔滨、8个济南、8个宁波、7个大连、7个青岛、6个沈阳、5个杭州、5个苏州、4个成都、4个南京、4个重庆、4个西安、4个深圳、3.5个武汉、3个广州。这是与国内城市的比较,如果与国际都市比较呢?

上海的城区面积大约相当于3个东京、4个伦敦、5.2个纽约、2.6个莫斯科、9个新加坡、10.5个首尔、60个巴黎、7.34个柏林、5.1个罗马、12.7个华沙、13.23个布拉格、12.5个布达佩斯、10.8个马德里、1.5个孟买、4.4个新德里、1.97个河内、3.13个胡志明市、9.9个雅加达、27个吉隆坡、4.18个曼谷、10.3个马尼拉、1.6个迪拜、7.6个巴格达、1.23个伊斯坦布尔、15.9个雅典、2.13个开罗、412个日内瓦......

上海作为一座城市的大不只体现在面积上,也体现在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综合影响力等方方面面。有着2428.14万常住人口的上海和首都北京以及广州、深圳并列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常被用来与深圳对比,因为上海在很多人看来是和深圳比较相似的。我国内地仅有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市场,所以这两家证券交易所被统称为沪深股市。

上海和深圳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随着近现代金融资本的注入而崛起的,相比之下北京、广州则被视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在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以前的深圳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上海在很多人心目中也和深圳一样是在近现代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可能上海的起步要比深圳要早百余年而已。我对上海最早的印象来自于电视剧《上海滩》,尽管这部电视剧并不是在上海实景拍摄的。

在那个资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我发现周围很多人都以为上海是在近代随着外国资本的涌入使其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十里洋场的。如今我们获取资讯早已比当年便捷了许多:可能现在有很多人曾实地亲身造访过上海,即使没去过上海的人在网络资讯年代也不难获得与上海相关的信息。随着我对上海的了解日渐增多以后才发现原来之前的一些认知其实是错误的。

上海的历史其实远比我们有些人想象的要悠久得多:春秋战国时期上海作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有了“申”这个别称。两晋时期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来改称为“沪”)。 唐朝时期在如今的上海境内设华亭县。上海并不是一座近代才崛起的城市,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级文化名城。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融合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因此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上海最初的崛起并不是与近代外国资本的涌入相伴随的,而是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向南方转移的过程相伴随的。中华文明的进程存在一条从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的脉络:夏、商、周等几个早期王朝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相比之下江南地区直到秦始皇混一华夏之时还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整个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极为缓慢的。

直到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才对江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也就是从这时起奠定了日后江南地区的发展基础。在此之后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三次大的变乱导致大量黄河流域的士族百姓纷纷南迁。经过东晋、南朝的开发建设之后到隋朝统一南北时中国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已基本接近于北方。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了南方。南宋以后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江南,而历次科举考试中榜者也以江南士人最多。至少从唐代中叶起从苏南到浙北的长江三角洲就已成为中国的经济心脏,所以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说法。位于长江三角洲范围内的上海就是从这时起逐渐发展起来的: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析吴郡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之地立华亭县。这个华亭县就是后来“大上海”的雏形。

唐末五代时期长江三角洲为割据政权吴越国所统治。吴越立国后始终坚守“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吴越国的开国之君钱镠以前无古人的热情和气魄兴修水利、劝民农桑、开拓贸易,从而使境内出现了五谷丰登、百业鼎盛的喜人景象。江南一带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富庶的地方。吴越国凭借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使得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达到了高潮。

吴越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钱镠曾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从而形成坚固的海堤,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据说在钱氏家族统治的百年间江南地区只闹过一次水灾。到了宋代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因此东移,于是过往船只开始转而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如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

如今“上海”这个名称就来自于当时的“上海浦”:公元1267年南宋朝廷在上海浦西岸设上海镇。由此可见上海的崛起绝不仅仅只比深圳早百余年而已:上海在公元1267年就已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市镇,而深圳直到七百多年后还是一个小渔村。南宋时期甚至还曾在上海镇设立掌管海外贸易的市舶提举分司。这也就是说上海与海外国家通商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开始。

元代开辟了南粮北运的海上通道。此时的上海作为这一通道的起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元十四年(1277年)原有的上海市舶分司升级为上海市舶司,成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七月己未(8月19日)元朝政府将原华亭县之高昌、长入、北亭、海隅、新江5乡26保组合成“上海县”。作为行政单位的上海至此完成了由镇到县的升级。

元明时期的上海既是海运的南方起点,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海港。这时的上海的经济文化实际上已相当繁荣,只不过在当时江南地区普遍繁荣的大背景下往往被苏州、杭州等地盖住了风头。到了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朝廷设江海关于上海县城宝带门内,负责对南洋、东洋地区的海外贸易税收。江海关与设在广州的负责西洋贸易的粤海关并行,但同时兼管内河航运税收的江海关责任更在粤海关之上。

这决定了上海在清代的特殊地位:既是国际贸易的枢纽,又处于富甲天下的江南地区的核心。由此可见早在中国被鸦片战争的炮火强行打开国门之前上海就已足够繁荣了,所以今时今日上海经济的发达其实是有着良好基础的。这时的上海放眼全国已称得上繁华,然而在普遍繁华的江南地区还并不出众,直到1843年上海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1843年11月17日上海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正式开埠。开埠后外国商品和资本纷纷涌入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海滨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

《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通商口岸有五处,此后通商口岸数量还进一步增加。上海不过是当时的通商口岸之一,然而上海自开埠以来就取得了比其他通商口岸更大的发展。上海开埠以前中外贸易的中心在广州,然而上海开埠后很快就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新的中心 。上海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在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实上海的地理位置在我国所有城市中是相当好的。

上海地处中国南北的中间点,也是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内地、南方、北方和海外的连接点:近靠苏州、杭州、南京等中国传统文化经济繁华区域,远带广阔的两湖、巴蜀、鲁豫、冀晋等区域,同时离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距离也都比较适中。这样的地理位置使上海具备成为远东第一大港的先天优势:既便于参与国际海运贸易,又有长江内河航运作为依托。

自1843年开埠以来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移民和来自海外英、美、法、俄、日等国的侨民纷纷涌入上海:这些人中有的为上海的建设带来了资金,有的为上海的建设带来了先进技术,有的为上海的建设带来了劳动力......对外贸易的增加为上海在近代的飞跃奠定了基础。上海开埠后原来每年300万吨的港口吞吐量很快超过了1000万吨、年贸易量很快超过了1亿两。

原来几乎是白纸一张的各类产业也在这时迅速崛起:丝、茶、纺织、面粉、印刷、榨油和机器制造等行业竞逐风流。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成为了近代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各色人群的聚集造就了上海在文化上的高度包容、经济上的繁荣多样和思想上的自由博洽。民国时期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就已是远东第一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长期与北京、天津同为直辖市(1997年重庆也成为了直辖市)。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发展再次迎来历史性契机: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与此同时开发浦东新区成为了国家战略。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汇集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和思想的汇聚为上海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基础。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建在上海,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建在上海,国外的特斯拉要落户上海,,,,,,

上海汇聚的不仅是有形的经济资源,同样也汇聚着无形的人才优势:上海正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魅力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人才进入。如今的上海有双一流高校 14所、中央部属高校有10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辖有15个法人研究机构。上海虹桥是集地铁、机场、高铁、汽车的综合型枢纽,开创了机场与高铁的融合之先河。行政上属于浙江的洋山深水港也在业务上被划归上海港港区。

上海是中国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全部入驻的城市。这其中上汽集团、宝钢集团、交通银行、华信能源、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绿地集团、远洋集团八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更是直接把总部设在了上海。上海的世界500强总部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但高于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深圳。上海在国际交流与影响力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六位: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北京和新加坡,但高于悉尼、巴黎、迪拜、东京。

2015年上海GDP已跃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成为了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2016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46.57亿元。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的上海港是良好的江海国际性港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