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告别“睡城” 昌平喊你来创业

作者:金熙 2018年02月14日 国内新闻

告别“睡城” 昌平喊你来创业

 
任务人员正在闭会。2005年,全国第一个双创社区“回+”在回龙观成立。  
 

告别“睡城” 昌平喊你来创业

 
爱博诺德公司员工在干净车间完成人工晶体的显微镜下反省和清洗任务。  
 

告别“睡城” 昌平喊你来创业

 
 

告别“睡城” 昌平喊你来创业

 
北京科技商务区夜景。扩园后的昌平科技园包括中心区、将来迷信城、北京科技商务区等。  
 

近些年来,经济疾速开展招致北京积聚了过多的普通性功用,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超越2100万,患上“大城市病”的首都急需做“减法”,调整和疏解功用,瘦身健体。

有人担忧,“瘦身”之后,能否会影响北京的税收和经济开展,北京的中心竞争力在哪里?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赋予北京“四个中心”的新定位,其中包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度强。

围绕这一定位,昌平区借助科教资源优势,承接高端产业资源,全力打造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将来迷信城等创新载体,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转化使用科技创新效果。

昌平,这个已经人们印象中的“睡城”正展示出弱小的创新生机。

“80后”博士北漂投身创业团队

2011年,刚满30岁的王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取得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成果优良的她,保持了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波动的任务,选择一团体拖着行李箱离开位于北京北郊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兴业孵化器,参加爱博诺德公司,参与创业。

事先,爱博诺德公司是一家处于初创阶段的眼科科技企业。

“刚到公司面试时,加上保洁,一共才7团体。”王说,公司处于白手起家的形态,看不清将来开展的前景,是企业开创人解江冰的一席话感动了她。

解江冰说,将来她设计的产品会植入到千万名眼疾患者的眼内,可以让有数人重见黑暗。

“只需有万分之一能够性也要斗争,大不了从头开端。”虽然家人和师长都不支持,但喜欢应战,想完成团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王,还是决然决议参加这支缺乏十人的创新团队。

解江冰是美国加州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专门研讨眼科资料。2010年他回国创业,要研发作产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将来将要开发全系列眼科医疗产品,包括植入类眼科耗材、手术器械、手术设备等,他希望将公司建成国际眼科医疗范畴的领军企业。

五年工夫,王在爱博诺德公司完成了系列人工晶体的光学设计工程,设计出多款具有创新意义的高功能眼科产品。

她主导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设计”,逾越了国外同类产品一个代系的技术高度,已转化为质低价廉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折叠人工晶体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2014年以来,超越十万白内障患者因而获益,重见黑暗。

五年来,王参与多项国度级重点项目,获近20项专利。不时获得的创新效果也为王带来了各种荣誉和报答。

2015年,王经过北京市双高人才引进政策正式落户北京昌平区,取得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育赞助青年主干团体项目”的支持,又被评选为第七届“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同年,她又当选了北京市科委“2015年度科技新星方案”。

三年享用政府扶持补贴近200万

短短五年,王和公司团队就在眼科医疗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器械光学设计范畴,获得了国际抢先的技术创新和国度级科研效果。

这一速度让人难以想象,王以为,这和昌平区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的支持分不开。

2010年,公司刚刚成立。由于研发作产人工晶体需求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公司需求选择一个没有地下室、没有振动影响的场地。

“事先解总看了很多中央,最终选择在昌平科技园的兴业孵化器‘落户’。”企业开展总监郭引见,创业之初公司租用的面积只要1000平方米,六七个员工,要领取工资、购置设备、科研实验等,资金压力很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大,依托天使投资和昌平区的支持才得以生活上去。

#p#分页标题#e#

“昌平区对海内人才回国创业有支持政策,三年中,共享用到昌平区给予留学创业高端人才的房租补贴近200万元,关于初创企业这是雪中送炭的支持。”郭说。

经过七年的开展,公司现有员工已接近200余人,拥有多家分公司,办公面积也从现在的1000平米扩展到2200平米,往年下半年还将启用3500平米的自有产权厂房。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燕友曾表示,只要人才集聚、主体活泼、潜能激起,才干让一个中央焕发勃勃活力。

据理解,在人才引进方面,昌平区出台了“十三五”规划关于人才任务的总体部署,启动了“昌聚工程”,在推进任务机制创新、人才鼓励、人才评定等多方面停止细化,比方为当选“千人方案”、“海聚工程”等高层次人才提供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高层次人才兴办的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担保、存款贴息支持等。

为了让引进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昌平还优先为“昌聚工程”高层次科技人才请求引进落户政策,并在子女教育、医疗保证、住房保证、配偶失业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

截至目前,和解江冰一样,选择留在昌平的“千人方案”专家共有209名、“海聚工程”人才49名。

已经被疏忽的“科技之城”

很长一段工夫,人们关于昌平的认知,还停留在北京东南部的农产品聚集地,生态环境好,旅游业兴旺。作为北京16个区中独一一团体口倒挂区,昌平还是人们印象中的著名“睡城”。

由于与北京海淀中关村仅“一墙之隔”,早些年还会面临一个为难的景象:即使是住在昌平回龙观或天通苑的居民,要创业的时分也选择“进城”。

就这样,昌平自身带有的“科技创新”潜力,不断被人们疏忽。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昌平就开端开展高科技产业。中关村昌平园,成立于1991年11月,是最早参加中关村的三个分园之一,1994年进入国度级开发区行列。

2009年7月28日,将来迷信城奠基开工;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关村昌平园扩区40平方公里,被正式归入中关村的中心区范围,成为“中关村”第三大园区,创新的平台越来越大。

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科研院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随着城区越来越拥堵,市中心的一些高校开端外迁,昌平逐步成为高校的聚集地。如今,这里聚集了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在内的30多所初等院校。

除此之外,各类科研院所也纷繁扎根昌平,成为效果转化的主力军之一。数据显示,驻昌科研机构累计百余家,其中,国度级科研院所14家、国度级重点实验室15家、高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4家。

晚期奠定的平台根底,加上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近些年昌平科技创新开展迅猛。截至2016年10月,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家大学科技园曾经进驻企业491家,注册总资金达26亿元,处理失业人口4000多人。

在效果转化上,4所驻昌高校科技效果转化项目合计326项,触及油气、新资料、电力、新动力、环境工程、都市农业等多个范畴。中关村昌平园企业的知识产权请求量和受权量在中关村示范区中名列第三位,近几年增速更是位列首位。

为成熟期企业打造产业基地

经过20多年的开展,昌平科技园规模日渐壮大。扩园后,昌平园政策区范围达51.4平方公里,由中心区、将来迷信城、北京科技商务区、中关村生命迷信园、国度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三一产业园等重点功用区组成。

现有入园企业近4000家,其中国度级高新企业701家,上市企业20家,新三板企业50家,“十百千工程”企业37家。

聚集的企业多了,园区的任务气氛也充溢创新和生机。王说,每天走进厂房林立的兴业孵化器大院,就觉得像是进入到硅谷IT行业密集的企业别墅群里。

早上8:00到8:30,整个园区开端繁华起来,车来车往,人来人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聚集地,从行人的脸上就能感遭到任务、生活的热情。

一到下班工夫,院子归于宁静,路上少有人走动,大家在每栋楼里繁忙着。吃完午餐,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出来,到里面遛弯。园区左近有一个滨河森林公园,5分钟就能走到,很多人会选择去那里,半夜特别繁华。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劲柏引见,创业平台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还为疾速生长期的高精尖产业开展储藏了足够的开展空间。”

#p#分页标题#e#

关于成熟期的企业,昌平也在南口、马池口、流村、阳坊等区域建立了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产业基地;并且随着京津冀协同开展,正在河北怀来建立的昌平园分园近3000亩,为下一步产业的消费环节疏解提早预备空间支持。

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为了让回龙观、天通苑摘掉“睡城”的帽子,吸引社区中高学历的年老群体扎根昌平,2015年,全国第一个双创社区“回+”双创社区,在回龙观成立。

2016年5月13日,昌平区作为北京市独一参选代表,在与全国其他18个城市角逐中胜出,被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评为国度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截至2016年底,昌平区已建成各类双创空间约190万平方米,其中“回+”双创社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授予的全国首个“双创社区”,初步构成了掩盖创业全周期的空间体系和效劳体系,创业项目也在不时开花后果。

■ 访谈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燕友

翻开院墙搞科研 进步创新生机

新京报:是什么契机促使昌平区选择以科技创新作为开展的打破口?

张燕友:在科技创新方面,昌平举动得比拟早。依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树立了中关村昌平园,在事先中关村“一区三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十二五”初,昌平南部地域又全体归入了中关村中心区,政策区面积由11.5平方公里拓展到51.4平方公里,为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奠定了根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初次视察北京后,首都开启了建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程,市委市政府也对昌平科技创新任务给予了更多关心和支持。

特别是依照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立的总体部署,昌平的将来迷信城归入了全市重点打造的“三城一区”主平台,辖区内的生命迷信园也归入了“三城”之一的中关村迷信城。这不只赋予了昌平愈加重要的职责使命,更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坚决了我们走创新开展之路的决计和决心。

新京报:过来五年,昌平科技创新任务停顿如何,获得了哪些成果?

张燕友:总的看,经过多年开展沉淀,全区创新体系根本构成、创新要素放慢聚集、创新活动日趋活泼,曾经进入创新潜能的减速释放期。

从创新效果看,昌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曾经到达6.5%;过来五年,全区专利受权量年均增长约20%,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约40%。其中,将来迷信城已获得阶段性严重创新效果38项,发布国际、国际和行业技术规范127项。

新京报:将来五年,昌平区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有什么新的思绪?

张燕友: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时,专门提到了将来迷信城建立,我们备受鼓舞,更深知责任严重。下一步,我们将盲目效劳国度战略和首都大局,深化施行创新驱动战略,真正使昌平成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次要在三个方面力图打破:

一是以将来迷信城为引领,构建全域化创新开展格式。重点聚焦将来迷信城,依照抓“搞活”的要求,翻开院墙搞科研,在进步创新生机和效率上下时间,放慢建立全球抢先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抓住生命迷信园归入中关村迷信城的机遇,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迷信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同时,积极推进中关村昌平园其他各功用区的优化整合提升,完成与两大迷信城优势互补、联动开展。

二是以创立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为契机,构建“六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

其中,人才效劳方面,将深化施行高层次人才“昌聚工程”,放慢建立将来迷信城国际人才社区,精心打造类海内人才创新环境;金融支持方面,将积极筹集科技金融聚集区和基金总部基地,更好地发扬金融资本助力作用。

三是以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抓手,构建“高精尖”经济构造。掌握首都经济特征和昌平产业特征,坚持培育新动能、提升旧动能两手抓,重点打造动力环保、“大安康”、智能制造三大标志性主导产业,放慢开展科技、金融、信息三大消费性效劳业,尽快构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古代效劳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实在把区域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实真实在的开展优势。

【我眼中这五年】

1、过来五年,在你身上发作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爱博诺德公司任务人员王:我从一名普通的高校博士毕业生,到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研发和管理人员,完成了比拟成功的身份转换。

2、你觉得这五年来北京发作了哪些变化?

王:变化最大的是群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效果很好,从北京市到昌平区都给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真实的感遭到了。

3、将来你最等待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王:希望我们的企业可以成为全国眼科龙头企业,完成出口眼科产品的替代,为国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A12-A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沙璐

周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