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产量激增短板犹在 国产板滞人价值优势面对应战!

作者:金夕林 2018年03月01日 国内新闻

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他们携手一同从平昌穿越到2022年的北京。

在平昌冬奥会落幕式“北京八分钟”扮演时段,由国产机器人公司新松担任研发的24台挪动机器人“冰屏”让人冷艳。这批机器人不但要完成了本人举措编排,更要与演员、空中投影停止联动扮演,国产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扮演高难度舞蹈举措,确实让人生出一种“中国智造”的骄傲感。

平昌冬奥会落幕式上,新松研发的机器人与扮演者共舞

现实上近两年来,中国机器人使用的飞速开展,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在工厂替代人工速度的不时放慢,很容易让人发生一种“中国曾经成为机器人制造强国”的错觉。

那么,借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的精彩归纳能否就能阐明,中国机器人企业曾经开端迈入第一梯队了呢?

政策利好加持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激增

现实上,除了夺目的机器人扮演之外,自动化消费在全球范围内也在不时减速,机器人密度大幅提升。

亚洲作为近几年全球经济开展最活泼的地域,机器人装机量的增速在全球也排在首位。2010~2016年时期,亚洲机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为9%,美洲为7%,欧洲为5%。不出不测,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度。

在最新数据统计中,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于全球排名第23名,政府也不时经过政策扶持,欲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自动化水平前十的国度。

依据IFR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到达13.1万台(套),同比增长51%。IFR预测,2018-2020年国际机器人销量将辨别为16、19.5、23.8万台,将来3年CAGR到达22%。

与此同时,国际机器人企业也在政策利好之下获益颇丰。新时达、新松、埃斯顿、拓斯达为代表的四家国产机器人厂商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上述企业均匀营收增幅到达了54.75%。其中,新时达营业支出25.8亿元,新松营业支出16.77亿元,埃斯顿和拓斯达营业支出也辨别到达了6.65亿元和5.08亿元。而新松2017年全年归属净利润可以到达4.313亿元至5.135亿元。

创新才能孱弱销量增长难掩技术短板

虽然业绩亮眼,不过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短板仍然分明。

依据调查发现,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全球重要专利请求人中,日本的安川电机公司和发那科公司辨别以5823项和4512项专利请求位居全球前两位,三星、日立、本田、索尼、库卡、西门子等公司紧随其后。

在这前十五位全球重要专利请求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11席,在专利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分明。而在全球相关专利请求量Top15的排名中,中国国际专利请求人无一上榜,中国国际机器人企业与国际巨头之间差距分明。

产量激增短板犹在国产机器人价钱优势面临应战!

图片来自易观智库

一位曾在国际颇有规模的国产机器人企业任中心管理团队成员的投资人,在跟笔者交流的时分谈到,我们也正在做着心目中属于未来的事业,那就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完善人与金融、货币之间的关系,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金融服务 。假如将原公司在2015年消费的产品和其老东家ABB在05年的产品相比,两者都不能说是旗鼓相当,技术差距可见一斑。

现实上,工业机器人有三大中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中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加速机,机器人公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而这些次要零部件的中心技术都被本国公司把持。

图片来自:IDC研讨报告

这些关键零部件,关键中心技术,个性技术方面,中国都处于起步阶段。媒体宣传动辄中国数千家机器人公司,实践上大局部公司是挂羊头卖狗肉,很多公司根本做不出机器人。

各地经信委摸底调研后报到工信部的行业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800家机器人企业,其中本体企业200家左右。此次统计曾经将工商注册里写无机器人称号而目前没做机器人业务,以及仅几团体的创业团队公司,或许实践机器人业务规模很小、与机器人业务关联性小等的诸多企业,扫除在外。

而且,绝大局部中国厂商消费的都是低端产品,少数是三轴,四轴,直角坐标的产品。严厉地说,他们并不契合IFR所认定的“工业机器人”的定义,无论是价钱还是技术含量都和我们常说的多关节机器人不能相提并论。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会长王瑞祥以为,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根底还比拟单薄,特别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才能弱,中心技术缺乏,这曾经成为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开展的最大瓶颈。

因而,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开展速度迅猛,国际机器人企业依然前路漫漫。中国宏大的市场却并未孕育出中国自有的可与工业机器人范畴“四大家族”(发那科、安川、ABB和库卡)比拼的机器人企业。据悉,“四大家族”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越60%以上。

价钱优势能否继续? #p#分页标题#e#

国际机器人企业强调本身的优势更多还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思索。更多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并不讳言虽然被称为本体机器人企业,但中心部件仍为出口。大局部国产机器人企业仍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靠“性价比”而非中心技术来翻开市场。

但是,这种靠价钱优势占领产业链低端的生态正在悄然发作变化。在中心技术尚未赶上“四大家族”的同时,疾速下降的机器人制形成本也正在要挟着中国机器人企业之前的立足之道。

据理解,工业机器人在10年前销售均价在50万左右,如今价钱是四大家族机器人售价在15-20万,埃夫特、埃斯顿等国产机器人价钱略低于四大家族,经济型的纯国产机器人终端销售均价约8万。有业内人士表示,将来随着加速机等零部件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均价估量会降到5万以内。

随着机器人本钱的下降,国外的机器人企业将会同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时拥有技术和价钱双优势。现实上,近几年这些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繁抢滩中国机器人市场,投资消费基地,竞争日趋剧烈。而前不久,ABB曾经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消费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所以说,仅凭新松机器人在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的一场秀就能改变国产机器人软弱的现状吗?正视理想,技术这一关一直是绕不过来的槛,否则低价战略在将来的市场竞争大潮下势必不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