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度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度开发银行共同推进施行“中国制[详细]2016-11-10 11:23:36.0
 9月24日,2016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全球年会在京召开。 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与工[详细]2016-09-28 10:20:52.0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全球制造业本钱格式正在转变
由中国国度制造强国建立战略征询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以下简称蓝皮书)9日发布。蓝皮书从综合、范畴、专题、区域、国际五个角度零碎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发布施行以来的推进状况,以及全球制造业开展的新静态和新举措。 蓝皮书称,在智能制造技术使用、制造业综分解本变化等要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规划逐步调整,正在放慢向西北亚、南亚、非洲等本钱更为昂贵的地域转移。 蓝皮书称,数年之前,拉丁美洲、东欧、亚洲大局部地域是低制形成本区,美国、西欧、日本是高制形成本区。但在休息消费率提升、技术放慢打破以及动力、物流等其他本钱变化影响下,近几年全球制造业本钱格式正在改动。 蓝皮书征引波士顿征询公司数据称,以后制造业本钱最低的国度顺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制造业本钱最高的依此是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巴西制造业本钱优势削弱。墨西哥、美国等由于休息消费率进步和动力本钱优势分明,制形成本优势逐步显现。 在本钱变化影响下,一方面,跨国公司制造业消费出现向兴旺国度减速回流趋向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向西北亚、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当日表示,推进制造业供应侧构造性变革,要抓好降低企业综分解本,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补齐创新才能、质量品牌和工业根底短板等任务。 关于降低企业综分解本,苗圩表示,一是降低要素本钱二是降低买卖本钱三是降低制度性本钱。[详细]2016-09-12 14:31:51.0
 《中国制造2025》落地提速 五大工程“施工图”出炉
8月19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了五大工程的施行指南,这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首批文件,也是最为中心的配套方案。施行指南分步骤设立了五大工程的细化目的,明白了施行途径和重点。工信部将围绕五大工程的落实来展开2016年的各项任务。五大工程施行指南发布之后,其他配套方案的发布无望提速,而《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先期任务则早已开端。 实践上,五大工程施行指南年终曾经制定好,但在高端配备创新工程方面,施行指南做了更多的论证和修正,数易其稿之后显示了国度对高端配备的高度注重,高铁、核电之后,大飞机、民用航天、新动力汽车、高功能医疗器械等范畴无望呈现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分步细化目的,施行途径明晰化 《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配备创新;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正式结合印发五大工程的施行指南。 在工信部赛迪研讨院配备工业研讨所所长左世全看来,施行指南最大的亮点是在数值上分步骤细化了目的,他通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使得施行途径更为明晰,加强了可操作性。细节分工也布置得十分详细,比方在保证方式上,专项基金等方面的支撑使得五大工程具有了落地的可行性。 所谓分步骤,是指一些工程确立了“分步走”的目的。 比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工程将目的分为两个阶段:到2020 年,国度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心初具规模,在局部重点范畴建成创新中心;到2025 年,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等十大范畴,构成一批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工程异样分两步走:“十三五”将推进传统制造业重点范畴根本完成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配备国际市场满足率超越50%;“十四五”时期将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渐完成智能转型。 左世全表示,关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十三五”规划也在起草中,五大工程施行指南与行业五年规划的不同在于,前者牵涉的主体更为片面,落地措施也更为详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施行指南是规划的下一阶段,是规划落实的抓手。” 值得留意的是,施行指南在多处列出了明白的数值目的。 比方,工业强基工程明白,到2020年,40%的中心根底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根底资料完成自主保证,先进根底工艺推行使用率到达50%,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支出超越1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构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支出超越300亿的根底产业集聚区。 绿色制造工程则提出,重点行业次要净化物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应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用率到达73%,规模以上单位工业添加值能耗下降18%,单位工业添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辨别下降22%、23%。 此外,到2020年,再制造产业规模到达2000亿元,节能产业产值到达1.7万亿元,节能环保效劳业产值到达1.8万亿元。 左世全表示,这些数值既有约束性目的,也有预期性目的。其中绿色制造中关于动力应用的目的大都是依据国民经济规划确定的约束性目的,而更多的目的则是预期性的。“这些目的的设置都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既有一定难度,又能经过努力够得着,全体看这些目的是比拟务虚的。” 在这些目的指引下,五大工程的落实途径逐步明晰起来,施行指南更是明白了五大工程的落实重点。 比方,工业强基工程将在重点范畴施行“一揽子”打破举动,施行重点产品“一条龙”使用方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根底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智能制造工程提出聚焦“五三五十”的重点义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配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根底,培育推行五种智能制造新形式,推进十大重点范畴智能制形成套配备集成使用。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表示,工信部制定的2016年任务方案正是围绕着五大工程的落实来展开的。 工信部赛迪研讨院信息化研讨中心主任杨春立通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制造2025》是面向将来十年的一个举动纲领和规划,其落地需求把规划变成年度方案,把年度方案变成详细的举动,把举动变成实真实在的效果。五大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中心抓手,工信部正经过这些工程的落实来完成其全年任务的部署。 打造制造业“新名片” 此番五大工程施行指南由工信部等四部委结合发布。左世全表示,《中国制造2025》曾经上升至国度高度,其落地需求协调多个部委,随着制造强国指导小组的设立,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挂帅,曾经构成了相应的部际协调机制。 据工信部规划司引见,国度制造强国建立战略征询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关于五大工程施行指南的专业小组,参与相关指南的调研、讨论、起草和论证任务,其间几易其稿。 值得留意的是,五大工程成文日期为往年的4月,早在去年底,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五大工程施行指南作为《中国制造2025》“1+X”的首批配套文件,将在2016年终对外发布,但实践上,直到8月底才正式对外发布。 左世全通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施行指南之所以捷足先登,最次要的缘由是在高端配备创新工程方面的慎重。“推延发布次要是在高端配备创新工程这块有局部内容需求修正,还有一些涉密的内容,需求重复论证,并经过一段工夫的脱密。” 高铁核电等高端配备因具有中心竞争力,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高端配备创新工程施行指南明白提出,将打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中心部件,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配备,完成一批严重配备的工程化、产业化使用,打造中国制造业“新名片”。 高端配备创新工程也是五大工程中独一一个对详细行业甚至产品作出详细规划的施行指南。其要求到 2020年,大型飞机将打破制约其开展的技术瓶颈,C919窄体飞机试飞取证和投入运营,初步构成产业化开展才能,并适时启动系列化开展;航空发起机方面,打破大型宽体客机发起机关键技术,根本建成航空发起机和燃气轮机的自主创新的根底研讨、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 民用航天方面,到2020年,新一代运载火箭零碎将根本建成,长征五号、八号完成研制并完成首飞,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完成打破,根本建成国度民用空间根底设备体系。 2020年,时速350公里规范动车组构成具有国际先进程度的产品,并完成产业化;乘用车新车全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自主新动力汽车市场份额到达70%以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碎到达国际先进程度,在国际市场占有率80%。 核电配备在2020年将片面掌握三代核电设计和制造技术,具有成套出口的才能。数控机床方面,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根底制造配备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越70%,数控零碎规范型、智能型国际市场占有率辨别到达60%、10%。 此外,关于高功能医疗器械,将培育10家年销售支出超越1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在10%以上的领军企业。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随着五大工程施行指南的发布,这些详细布置将会尽快落地,《中国制造2025》配套方案的发布也无望提速。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发布施行后,国度制造强国建立指导小组就已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任务,其中“X”包括11个配套方案,除五大工程施行指南外,还包括制造业人才、信息产业、新资料产业、医药工业等4个开展规划,开展效劳型制造、促进配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举动方案。 左世全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是一个迫切的义务,五大工程配套方案发布得较晚,但实践上施行指南中详细的任务早已开端,比方6月底曾经成立的国度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就是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五大工程方案发布后,其他几个开展规划和举动方案也无望提速,实践上效劳型制造等方面[详细]2016-08-23 11:06:23.0
 25省份中国制造2025落地 制造业新三极格式减速成型#p#分页标题#e#
8月18日,工信部将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停顿,引见各地“中国制造2025”推进情况。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至今,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陕西、四川、新疆等25个省区市出台了详细的中央施行政策。从政策内容来看,各地构成了东部转向高端配备制造、中部产业晋级、西部优势产业打破的不同开展思绪。相比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老三极”格式,制造业“新三极”格式正在减速成型。 依据工信部等威望部门任务部署,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任务将从下半年陆续展开。目前,宁波等地的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创立任务曾经展开。随着相关任务的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域的多个城市(群)将陆续展开试点。届时,各试点城市(群)更具针对性的试点施行方案也将随之出炉。 依据各地披露的地下信息,目前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云南、青海、山东、重庆25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举动大纲”或“施行意见”等《中国制造2025》中央性政策。此外,哈尔滨、南京、苏州、东莞等30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施行措施。 依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针,中央政策均确立了各自将来在“中国制造2025”范畴的开展目的,以及产业和投资侧重。江苏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江苏举动大纲》确立了重点开展集成电路及公用设备、网络通讯设备、智能制造配备、先进轨道交通配备、陆地工程配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配备、航空航天配备等15个产业,并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让江苏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范畴到达国际抢先、世界先进程度。 陕西、甘肃等地出台的政策除了明白开展目的和重点开展范畴外,还提出了详细的产业项目和投资金额。例如,《中国制造2025陕西施行意见》就要求对14个范畴共100个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触及总投资8041.79亿元;《中国制造2025甘肃举动大纲》提出,2016年到2018年组织施行6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600亿元。 从政策详细内容来看,各地制造业转型晋级构成了不同的开展思绪和战略,即东部转向高端配备制造、中部产业晋级、西部优势产业打破,制造业“新三极”格式无望随同各地新一轮产业晋级而减速成型。 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制造业兴旺地域,均将产业开展重点聚焦高端配备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技术范畴,根本掩盖了先进轨道交通配备、陆地工程配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配备、航空航天配备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开展范畴。此外,上述省份还提出重点开展机器人(24.580, -0.13, -0.53%)、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例如,浙江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举动大纲》提出,打造全国抢先的机器人使用示范基地,积极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配备、公用和特种制造配备、智能成套配备电子、智能可穿戴设备。  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提出片面晋级制造业,除了持续深挖动力开采设备、煤化工配备、农机配备、根底工艺设备等原有优势产业的潜能外,还提出将开展重点拓展到新动力、新资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产业。此外,中部省份还不谋而合地提出,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构造,提降低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占比,并逐步淘汰高耗能、高净化产业。例如,山西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山西举动大纲》要求,积极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开展,建立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完善节能目的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和节能长效机制,落实节能评价审查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规范管理。 陕西、四川、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则依据各自产业现状,提出了优势产业重点打破的开展战略。例如,陕西的信息技术、航天航空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因而确定重点开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航空航天等产业;四川和重庆则将在轨道交通、新动力、新动力汽车、配备制造等范畴持续发力。 此外,西部省份还依据各自天文地位,确立了一系列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战略。例如,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份均要求,将积极对接东盟国度,促进配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产业的海内开展;陕西、甘肃、青海则强调,将增强和丝路沿线国度,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度的国际协作。[详细]2016-08-18 11:3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