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澳大利亚等四国出口的晶体硅并未对美国产业构成本质性损害或要挟,美国不应对从四国出口的晶体硅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3日宣布判决。此前,美国商务部于2017年裁定,从澳大利亚、巴西、挪威和哈萨克斯坦四国出口的晶体硅存在倾销或补贴,对四国晶体硅征收暂时性关税。
依据美国贸易救援顺序,美国商务部裁定能否存在倾销和补贴之外,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出口产品能否对美国产业构成损害或要挟。假如两家机构都作出一定性终裁,相关产品将被征收“双反”关税。不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终裁中认定,从澳大利亚等四国出口的晶体硅并未对美国产业构成本质性损害或要挟。相应晶体硅2016年的出口额为1.375亿美元(约合8.68亿元人民币)。
这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期作出的第二例与商务部终裁相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左的决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为独立的联邦机构。剖析人士以为,在白宫和美国商务部“美国优先”的政策指点下,美国政府加大了贸易救援调查的力度,并鼓舞对本国出口产品征收“双反”关税,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独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立判决可以起到一定制衡作用。陈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