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互联网+”电力营销开启青海村庄“微时代”

作者:张俊远 2018年03月28日 热点话题

  图为国网海西乌兰县供电公司用电效劳人员为塞纳村村民解说和实践操作微信缴费操作流程。

  马秀鹏 摄  中新网西宁3月27日电 题:“互联网+”电力营销开启青海村庄“微时代”

  作者罗云鹏王雅白

  “塞纳村是乌兰县17个村中,运用互联网平台率最高的村,村民支出波动,18岁至55岁人口占比70%,便于推行微信缴费试点任务。”乌兰县供电公司经理高毓27日说。

  “塞纳”一词系土族语“好”的意思,17年前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等贫穷山区迁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如今这个从“脑山”(青海方大多数人都曾因不佳的交通状况而迟过到、叫过苦。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交通的发展却没跟得上前进的步幅,各类交通难题让交管部门伤透脑筋,如何利用AI来解决相关难题已成当务之急。言,意为高海拔农业薄产山区)里迁出的村子在异地开启了“微时代”,并成为青海首个“互联网+”电力营销全掩盖村庄。

  “以前交电费去代收点或许营业厅,排起队来工夫又长又费事。如今只需翻开微信生活缴费,选择电费输出缴费户号,动入手指就能购电和查询电量,方便又快捷。”塞纳村民杨有得说。

  “一机在手,交费不愁”。出门在外的年老人绑定了手机,实时掌握家中的用电状况,让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用电无忧,与此同时,供电公司降低了本钱和电费回收风险,村民们明明白白交电费。

图为国网海西乌兰县供电公司用电服务人员为塞纳村村民讲解和实际操作微信缴费操作流程。 马秀鹏 摄

  图为国网海西乌兰县供电公司用电效劳人员为塞纳村村民解说和实践操作微信缴费操作流程。 马秀鹏 摄

  “最无效的推行就是让用户有切身的体验。”高毓引见,2016年新一轮农网改造晋级两年攻坚义务开端,塞纳村经过施行(中心村)电网改造晋级工程,改造后户均配电容量到达2.2千伏安,村里开展起了土族风情园,以展现巧手媳妇们的盘绣绝活。

  “土族新媳妇进婆家门要先纳四双鞋和鞋垫,检验新媳妇的手艺。”村会计兰有福说,“如今小媳妇们按本人的爱好在电脑上百度把戏,再刺绣出来,卖得可好了。”

  如今的塞纳村家家户户电网、互联网、播送电视网、挪动通讯网一个都不少,依托农牧业协作投资项目,塞纳村按期完成了2017年度脱贫清零义务。

  兰有福说,互联网翻开了塞纳村通往里面世界之窗,微信交费全掩盖下的村庄,眼界宽了,同乡们的好日子,就像河流一样,悠长悠长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