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论棵卖的“莎拉女皇” 从中以(内乡)农业园看农业转型晋级的希望 )
在内乡县,有个中以农业创新示范园。如今,在这里,一座座“以(以色列)式”的塑料大棚拔地而起,而来自以色列的“莎拉女皇”正和着暖暖的春色,迎接着接踵而来的各路宾客。
3月30日,穿越在这里的三纵五横的园区公路上,记者与来自以色列的农业专家约夫和示范园的担任人庞博等一同,去寻味那“莎拉女皇”带动农业转型晋级的诱人故事。
5元一棵的“莎拉女皇”
穿过一道门,经过严厉的消毒顺序后,又穿过二道门,“莎拉女皇”就声色不露地扑面而来。“却原来,这‘莎拉女皇’就是一种生菜啊!”放眼望去,胖胖的、嫩嫩的、干巴巴的,一格一格白色的、一方一方绿色的“莎拉女皇”就这样一丝不挂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就是从我们以色列引出去的。”约夫随手从“莎拉女皇”身上摘下一片叶子直接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引见说,“我们这里的蔬菜历来不打药,100%的无机,100%的有害!生吃的滋味特别美!”
在约夫的表示下,几位客商也学着从“莎拉女皇”身上摘下叶子直接品味。
内乡县城某大型超市的推销商一边品味,一边和庞博商谈协作意向,想包售这“莎拉女皇”。但不知为什么,庞博没赞同。最初,商定暂以每棵菜5元的“推行价”,每天给超市定量供货。
这家超市的推销商就这样以每棵5元的价钱,把“莎拉女皇”“请”进了超市,开启了中以农业园“生菜论棵卖”的历史。
科技范儿十足的“莎拉女皇”
这“莎拉女皇”生长在科技范儿十足的水培大棚里。
在这里,没有种菜的田埂,有的只是一个个像水池一样的养分池,每个养分池上有近百块泡沫板,每个泡沫板上划一地生长着15棵“莎拉女皇”生菜,这些生菜经过根部接触养分液吸取营养;养分池中供氧气机接连不时为池里供应氧气,满足蔬菜生长需求;大棚内平均地布置着补光灯以补偿阳光的缺乏,但早晨又按时熄灭,以保证蔬菜按时“休息”;周围的风机时辰经过传感器来感应空气能否循环活动,当上下空气活动不平均时,生菜头顶的轴流风时机自动开启……
“这是‘测渗计’,每个棚里有两个,它的作用是控制浇水量、酸碱度和盐分等。”庞博引见说,“这里一切的消费环节,都是经过电脑顺序设置而完成智能控温、控水、控肥、控光、控风、控气流……水肥也是从一个供应车间里、依照所需的比例迷信配置,经过配套设备完成自动供应的。”
在大棚监控室里,跟着约夫学习的大学毕业生技术员小毕指着实时监控屏给记者引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见:“6号大棚,现时段需求的温度是20摄氏度,湿度是70%,而棚内如今的温度是24.8摄氏度、湿度是61.4%……你看,如今棚内的自动设备曾经自动翻开,正在依据设定的顺序在静态调理着温度和湿度……在多长工夫内,应交多少水,目前已交多少水,了如指掌。”
庞博还翻开本人的手机给记者看:“我可以用本人的手机完成近程监控,即时看到每个大棚的消费形态。”他还算了一笔账,这“莎拉女皇”每28天一茬,一年四季不连续消费,按每棵5元的推行价,4.5亩地的一个棚一年可完成支出200万元~220万元,一亩地可完成支出45万元~50万元。
从“莎拉女皇”到“番茄王国”的小目的
高贵的“莎拉女皇”论棵卖,表现的是本身价值。而在番茄大棚内,更是处处渗透着科技的重量。
“从斯里兰卡出口的椰壳十分适合做番茄的基质,但盐分较高,于是就每天经过加水和硝酸钙停止降解,直到其契合规范;在每两行番茄之间,铺上上白下黑的塑料薄膜,上面黑色的防潮,阻断杂草生长,下面白色,可以反射灯光到番茄上,确保番茄着色平均……与种植‘莎拉女皇’不同的是,这番茄用的是滴水(肥)灌溉技术。”庞博说,“这样的一亩园,均匀产量可达3万斤至4万斤,而且滋味鲜美,去年试种的每斤卖到10多元。”
中以农业园是内乡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龙头企业牧原集团的循环产业和开展优势,政企结合,与世界上古代农业兴旺的以色列的索力集团共同施行的高端设备农业项目。一个面积4.5亩的大棚,全部投资在380万元,项目方案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起大棚14个。依照“莎拉女皇”生菜的种植形式,园里目前开展有黄瓜、水果黄瓜、“粉贝贝”(小番茄)、辣椒、西蓝花、茄子等蔬菜。
价值来自质量,质量源自“高贵”。中以农业园这一“矮小上”的项目,将引领和带动外地乃至周边地域传统农业转型晋级,用斗争成就农业造福农民的幸福梦想。他们的小目的是让这里尽快成为“番茄消费王国”,让世界有名的以色列番茄添彩百姓的幸福生活。
#p#分页标题#e#“我们有决心在不久的未来,把这里打形成为集种类研发、观光旅游、农业消费为一体的古代农业创新示范园,进而建立成一个富有以色列风情的观光小镇,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奔小康。”3月31日,浙江某农业研讨院在此调查,该县县长杨曙光决心满满地这样引见。(南阳日报 记者 徐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