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
作为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牵动着市场神经,遭到全球注目。尤其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温,让两国经贸的一些热点成绩再次引发普遍关注。美对华贸易逆差是怎样回事?中美双向投资终究谁更受害?中方知识产权维护有没有伤及美企?中美之间,谁在真正维护多边贸易和自在贸易?
把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这些根本成绩理清楚、算明白,有利于精确掌握两国经贸关系的来龙去脉、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均衡安康波动开展。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局部专家,共同算一算中美经贸的几笔细账。
美对华贸易逆差究竟有多少?
依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办法,美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多要比美方发布的数字少1/3
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的总额为3752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758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终究有多少?为何呈现如此大的差别?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以为:“目前的美中贸易情况是市场构成的,归根结底由中美两国经济构造、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议。假如思索到统计办法、转口贸易、效劳贸易等要素,美中贸易逆差实践上没那么大。”
从统计办法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某一产品的消费流程通常是在不同国度或地域停止。美国算法坚持将全部顺差都统计在终端产品出口国的头上,无法客观反映贸易失衡与价值分配。以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办法为据,才干真正显示一国在价值链中的获利状况。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经济战略研讨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以苹果手机为例,目前在中国加工组装的苹果手机,少量配件是从韩、日等地出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实践上包括了美对日、韩等国的局部贸易逆差。”依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办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多要比美方发布的数字增加1/3。
从转口贸易看,中美两国贸易中有一局部是第三方转口的。在贸易统计中,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里,但这其中有很大比例是中国之外其他国度或地域经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美方在做贸易统计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钱计算,出口金额按到岸价钱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对华贸易逆差。
从效劳贸易看,美国政府发布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并没有反映效劳贸易,而中国正是美国效劳贸易的最大顺差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过来10年间,美国效劳业对华出口增长了5倍。2017年美国对华效劳贸易顺差达541亿美元。“假如仅从货物贸易角度来讨论中美贸易失衡,而疏忽了两外货物贸易和效劳贸易的全貌,失之偏颇。”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讨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说。
可见,美中贸易逆差既是客观存在,也有统计假象;既是市场作用的后果,也与美国政府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大有关系。美国研讨机构的报告显示,假如美国放宽对华出口控制,其贸易逆差可增加35%左右。美国税制政策也不利于美添加出口。
现实上,不只对中国,美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度和地域都存在贸易逆差,这是产业构造和竞争力的表现。美国经济以效劳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在这种“提早消费”的需求环境下,美国必定依托出口来补偿国际消费的缺乏,从而不可防止地呈现贸易逆差。
此外,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客观上需求经过贸易赤字向全球提供美元,以均衡国际收支,加重美通胀压力。美国可以直接用美元换取实物资源,并经过资本回流补偿“储蓄缺口”。美国位居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又拥有强势货币,能从其他经济体出口少量质优价廉的产品来维持较低通胀率,其中就包括少量中国商品,而这些又好又实惠的本国货也进步了美国消费者实践购置力。对美国而言,这是受害,而不是吃亏。
美企在华投资利润高不高?
美资企业全球海内分支机构销售总额增长的1/3来自中国市场。近两年美企在华销售额增速持续跑赢其全球程度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在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85家,同比增长8.7%,实践投入外资金额210.1亿元人民币。往年一季度,美国在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5家,同比增长43.7%。
#p#分页标题#e#对不少美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已成为其业务增长源的大头。绝大少数在华美企业绩良好,中国市场是其重要增长点和利润中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在华美企完成销售支出约5170亿美元,利润超越360亿美元。
美国经济剖析局数据显示,2010至2015年间,美资企业全球海内分支机构销售总额增长的1/3来自中国市场。同时,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增速在2016至2017年间持续跑赢其全球程度。
美国企业来华投资本应是互利共赢的,但假如细算账,美方取得的实惠更多。
还是以苹果手机为例,苹果公司经过全球消费规划,将手机的组装和制造放在中国,降低了消费本钱。中国企业虽然承接了简直全部苹果手机的制造,但从中获利无限。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一部苹果7手机,在价值153.88美元的中心电子元器件中,中国仅1家公司参与电池供给,价值约2.5美元,而美国企业仅在提供中心元器件一项上就赚得64美元。
再以汽车为例。2017年,美国通用汽车及合资企业全年在华批发销量打破400万辆,已超越其在美国外乡销量。通用汽车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已延续多年成为通用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市场,第三季度中国销量占集团总销量比重为42.38%,增速达12.3%,而通用北美部门的汽车销售支出同比下降20.16%。
商务部研讨院研讨员白明说,中美展开经贸协作,既是单方优势互补的自然后果,也是国际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定选择。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完全的工业体系和高素质、低本钱的休息者队伍,而美国的科技实力、创新才能强,效劳业兴旺,占据全球价值链下游,“单方已构成高度互补关系,这是中美停止务虚协作的弱小根底。”
中国参加世贸组织以来,一直仔细实行承诺,是多边贸易、自在贸易的积极维护者、建立者和奉献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以为,在应用WTO规则处理相关成绩方面,中国发扬了模范作用,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威望。反观美国,白宫在国际关系上不按规矩出牌,屡屡无视规则、不守承诺。这次,美国借“301调查”对华发起贸易战,“一定水平上说,是本届美国政府维护主义思想严重心情化的反映。”
“中国制造2025”存在市场准入歧视吗?
已有多家美国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施行。“中国制造2025”不存在限制性、歧视性和排他性内容
“美对华301调查报告对‘中国制造2025’横加责备,并把制裁火力对准‘中国制造2025’重点开展的航空航天、汽车、化工和信息产业,其理由是中国产业政策存在市场准入歧视。这是美国政府基于错误现实做出的错误判别。”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讨室主任屈贤明说。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讨所所长黄群慧以为,从实质上看,“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先进制造业同伴方案”并没有什么区别。“中国政府屡次地下表示,以开担心态、发明开放环境来推进‘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厚此薄彼,不存在限制性、歧视性和排他性内容。”
黄群慧举例说,目前,已有多家美国企业参与到“中国制造2025”的施行中,如美国佐治亚理工与国度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协作展开结合研讨和人才培育,GE公司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燃气轮机制造范畴展开协作。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国度增材制造创新联盟已有3家海内成员单位……
国务院开展研讨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说,在很多战略性产业范畴,中美之间构成了互相依赖、共生共荣的关系。中国从美国等国度推销零部件和两头产品,然后加工组装再出口到美国或许第三方。中国是美国汽车零部件第三大出口市场、修建设备第二大出口市场、智能电网产品第七大出口市场、可再生动力产品第八大出口市场。对美国来说,限制或制止局部零部件或产品出口中国,对单方的企业都会形成损伤。
美企对华投资有没有遭遇强迫性技术转让?
中美企业之间停止技术转让,完全遵照公道、自愿、协商分歧的准绳,是双赢之举
在日前美国发布的所谓“301调查报告”中,美方以为中国运用合资要求、股比限制和其他外商投资限制来强迫或迫使美国对于互联网金融P2P企业来说,支付市场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格局,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企业转让技术。那么,中国能否存在强迫性技术转让成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顶峰表示,在中国外资管理相关规则里,历来没有强迫外资企业向中国合资企业或许向合资方转让技术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以及相关政策中,也没有任何强迫本国企业转让技术的规则。企业是经过自主开发取得技术还是经过商业协作取得技术,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中国政府从未干涉,也不会做出限制性的规则。
#p#分页标题#e#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讨所所长刘俊海以为,中国走的是法治化市场经济路途,市场经济最看重契约肉体,中美企业之间停止技术转让,完全遵照公道、自愿、协商分歧的准绳,是双赢之举。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责备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违犯了WTO准绳,并以为中方‘窃取’了美国企业的技术。其实美方无视了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阶段开展的特性,也无视了中国市场为美国汽车产业做出的奉献,而他们对所谓‘不公道准绳’的认知也是错误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说。
董扬以为,美国政府不能把两个汽车产业开展情况相异国度的产业政策以公道名义画上等号。中美国情不同,经济开展阶段不同,“就汽车行业来说,本国整车企业要求独资的呼声并不高,由于中方的资源、人力等要素在合资企业的奉献度越来越大,中美协作对单方都有利。”
合资或协作运营,目的是“大家一同干、一同赚”,经过这类方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华获利颇丰,很多美国公司据此取得了远超其外乡的营收。换言之,美资企业来华淘金,不是“亏大了”,而是赚得“盆满钵满”。
中方能否操纵人民币汇率获取了贸易利益?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也没有经过汇率升值谋得额定贸易优势。人民币汇率构成机制不时完善有目共睹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总有一些美国机构给中方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
“自从3月份美国提出对我国加收关税以来,人民币汇率根本没遭到影响。这一点从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可以失掉印证,经济目标继续稳中向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强无力的支撑。”中金所研讨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以为,中国不存在用人民币升值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够性,用升值应对贸易摩擦也不是最优选择。
“即便是面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也没有采取汇率升值方式谋得额定贸易优势,反而是为了国际大局利益做出牺牲,采取手腕波动汇率。”赵庆明说,比方,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很多国度都呈现不同水平的大幅升值,有的国度汇率升值50%以上甚至超越100%,中国则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支持蒙受危机的国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994年的8.7到1998年的8.27左右,不断波动到2005年,表现了一个担任任大国的担当。
从数据看,虽然2014至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的确呈阶段性升值,但此时期中国外汇储藏余额不时下降。2015年和2016年,中国外汇储藏辨别较前一年下降5126亿美元和3199亿美元,这分明不契合“汇率操纵”的结论。
“现实上,这一阶段人民币升值次要是受国际金融市场动乱、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预期等要素影响。”中国微观经济研讨院经济研讨所副主任李世刚指出,央行外汇管理的方向是为市场提供必要的美元活动性支持。“这么做,既不是为了阻碍国际收支的无效调整,也不是为了安慰出口而搞竞争性升值,更不是为了阻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调整。中方在进步汇率灵敏性和坚持汇率波动之间求得均衡的努力,无效防止了人民币汇率无序调整招致的负面溢出效应和次要货币的竞争性升值,这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是有利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参考一篮子货币停止调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很好地效劳团体和企业,也可以让中国及本国公司方便地停止贸易和投资,“将来外汇市场也会运转得更好。”(本报记者 杜海涛 王 珂 王 政 齐志明 王 观)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23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