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殷商服饰 国学网

作者:马俊一 2018年04月26日 国内新闻

  商代服饰不管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根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款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现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构成的。

  虽然商代服饰的根本形制趋同,但实践上商朝的服饰还是具有相当严厉的等级制度的,比拟初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据研讨标明,商代初级权贵的服饰通常是下身穿短衣,交领右衽,衣长及臀,袖长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带褶短裙,腰间束有宽带,裹腿;脚上穿翘尖鞋。贵族妇女则下身穿长及足踝的大衣,交领,长袖,腰间束宽带和蔽膝。蔽膝围于衣服后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蔽膝呈上窄下宽状。脚上穿履,头戴圆箍形冠卷。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饰严厉的等级制度还表现在颜色的运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粹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厚多彩了。

  提及服饰文明,不光有服还有饰,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呈现的。从殷代的出土玉石人抽象可见殷代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气,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方式,普通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植物抽象,最罕见的是一种玉鱼。

  殷商时期,服饰可以呈现这样的等级差异,与事先绝对于原始经济而言的昌盛和技术提高亲密相连。正是由于事先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开展,才有能够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材料,统治阶级才干择其优者自用,而弃其劣者予贫民;才干够在服饰资料的质地、颜色、图案上分等论级,这就给后代的等级制度奠定了一定的根底,并在后世正式确立了章服制度。“章服制度”始自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开展齐备,章服制度对帝王和百官公卿所穿的衣服,底色和花纹等设置了相关的规则,作为区别身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份等级的标志。

殷商佩饰图赏

玉象(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虎(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鹅(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凤(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怪鸟(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人(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鱼(殷商时期出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