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马鞍山4月29日电(汪瑞华 陶涛 李文霄)“在家门口就能下班,计件拿工资,每月最少都能挣1500块钱,还不耽搁照顾一家老小。”郑蒲港新区姥桥镇菱湖村的扶贫驿站里,贫穷户许宏兰正忙着缝制布艺玩具。这个由郑蒲港新区提供场地的扶贫驿站,让许宏兰有了一份波动的支出。
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姥桥镇菱湖村贫穷户许宏兰的丈夫于2017年患病逝世,儿子正读初三,家里除了2亩地的流转费,简直没有别的支出来源,素日仅靠打点零工维系生活,日子过得是捉襟见肘。
鉴于许宏兰过来外出务过工,经村里引荐,郑蒲港新区帮她在家门口找到了有固定场所、有波动支出的脱贫路子。如今的她,在村里的扶贫驿站下班,第一个月就领到了1500多元工资。用许宏兰本人的话说:“这下对生活又有了新盼头,不必在天天为钱的事忧愁了。”
贫穷户普遍自我开展才能缺乏,单打独斗抗风险才能弱。姥桥镇菱湖村扶贫专干张乾胜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引见,为了稳固脱贫效果,帮贫穷户波动增收,往年年终,姥桥镇创新了“企业+驿站+贫穷户”的帮扶形式,引导、推进企业主体和贫穷户打造脱贫共同体,让一批贫穷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任务,完成失业增收。
据引见,姥桥镇菱湖村的扶贫驿站,由郑蒲港新区社会事业局及镇扶贫任务指导组牵线搭桥而设立,招募对象次要为本镇有休息才能的贫穷户。打造扶贫驿站,就是让失业扶贫项目在家门口落户,让贫穷户足不出镇就能享用扶贫效果。
截至目前,菱湖村的扶贫驿站内共有员工21名,其中9人为建档立卡贫穷人口,纯熟工均匀每天缝制玩具36打,日均支出在90元左右,极大进步了贫穷户的积极性。
为充沛发扬驿站临时“造血”功用,姥桥镇还专门制定了《扶贫驿站管理方法》,由镇扶贫办一致担任运转,村扶贫专干担任日常管理,让驿站有人管、有反响、能奏效。
现实上,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这样的“扶贫驿站”特别受村民欢送,不只处理了很多村民就近失业的难题,也成了外地贫穷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如今,郑蒲港新区曾经投入运营的扶贫驿站2个,在建和已准备谋划的扶贫驿站合计3个,方案年内全部投入运用。
在郑蒲港白桥镇的红旗村,原镇地税所的房子经过复杂规整,异样变身成了外地的扶贫驿站。该村党总支书记葛开云通知记者,授人以渔才干拔掉穷根,为了让贫穷户能疾速掌握玩具加工技巧,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组织专人对驿站员工停止技艺培训。
“扶贫驿站最大的意义不只在于激起了村民的积极性,还处理了村民的失业成绩,真心不错。”葛开云说,尤其关于贫穷户,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薪金,增收渠道多了,支出来源有了,稳稳地脱贫也就更有希望了。
(责编:范晓琳、常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