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互联网保险伴生几多法则风险?

作者:高熙明 2018年05月07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互联网保险伴生多少法律风险?

  

  

  

  李青武

  

  

  

  曹兴权

  门诊成绩

  如何管理互联网保险乱象门诊专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青武

  东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 曹兴权

  专家观念

  ◇在不具有资质的保险平台投保,消费者能够会被卷入诈骗和合法集资的圈套。另外,消费者购置互联网保险也面临团体信息泄露风险。

  ◇互联网保险平台应到保监会请求相关的销售资历证。假如无证运营,则涉嫌合法运营。

  ◇树立对网络保险平台的资质审查和查询零碎,方便消费者第一工夫理解网络平台能否具有法定资质,增加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应增强对保险范畴守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管,构成活期通报及发布机制。

  据2018年3月1日《北京晨报》报道,陈女士的苹果手机屏幕第二次摔碎了。之前,手机屏幕第一次摔碎,她找人换了屏幕,破费300多元,她便买了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推出的碎屏险。但是,当她给保险公司打完征询电话后,却选择了保持理赔。陈女士说,她本来以为碎屏险和医疗险一样,本人去找维修机构换屏幕,然后由保险公司报销相应的费用,但实践状况却是要把手机寄到指定的维修点,修好之后再寄回。陈女士埋怨说,“这一来一回至多要10多天,我又没有备用手机,而且我的手机绑定的账号、领取宝这些都得登记,太不方便了。”王先生去年“双十一”在某网上购物平台购置了一台iPad,同时选购了一份两年期的碎屏险,但当iPad屏幕呈现了裂痕,被告诉需求将iPad寄到上海去修缮后,他选择了保持,“如今车险都‘闪赔’了,还以为互联网保险会更方便呢。”而春节前,中国保监会已经发布关于在线平台“搭售”保险的风险提示,指出某些在线旅游平台或网上APP在订购机票、火车票时被默许勾选“搭售”保险。但春节时期,不少售票平台依然以默许勾选方式出售保险,消费者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置。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奇葩保险,如去年底,网上商家销售的“鹿晗恋爱险”,每单保费11.11元,承诺如鹿晗、关晓彤一年后仍坚持恋爱关系,商家便领取双倍金额。近年来,像违章贴条险、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忘穿秋裤险等“奇葩险”层出不穷,更有非保险机构也要伸手分一杯羹,除这样的“奇葩险”外,还有某些正轨保险机构销售雾霾险、世界杯遗憾险、宠物怀孕险、股票跌停险、中秋赏月险。迅猛开展的互联网保险乱象已成为亟须处理的一道难题,这其中发生的一些法律成绩也不容无视。受访专家以为,以后,保险乱象需求防备,而某些“奇葩险”更相似一种赌博行为,需求有关部门及时监管。

  互联网保险平台守法运营能够涉嫌多重立功

  笔者翻开手机商城发现,触及保险类的手机使用软件五花八门,那么,消费者在选择时能否会面临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青武以为,在不具有资质的保险平台投保,消费者能够会被卷入诈骗和合法集资的圈套。另外,消费者购置互联网保险也面临团体信息泄露风险。

  就如何分辨这些保险平台能否具有相关资质,李青武解释:“虽然保险法取消了团体保险代理的资历准入要求,但是中介公司代理保险必需获得营业执照,无论代理人是机构还是团体,首先均应获得保险公司的受权。”他以为,APP平台公司在代理保险业务时,应在网页上明示其营业执照、保险公司受权委托书等证明,以便消费者识别。同时,APP平台也应对这些证件停止本质性审查,否则抵消费者蒙受的损失,平台要与代理商承当连带赔偿责任。“假如代理机构销售的是假保单或未经保险公司受权代理销售保单且侵占保费,数额较大的,将构成诈骗罪、侵占罪。”李青武说。

  东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以为,互联网保险平台属于销售平台,理应到保监会请求相关的销售资历。假如是保险公司本人开发的APP,因保险公司自身具有运营资质,不需再请求资质。假如APP是第三方平台,就得请求独自的销售资历。相关资历证应在平台上停止公示,消费者可以自行查询。假如平台无证运营,则涉嫌合法运营。保监会可以责令其中止守法运营,并对其停止罚款等。

#p#分页标题#e#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无限公司广元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杨刚表示,消费者购置互联网保险时,首先要理解推出APP产品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公司的运营范围是什么,能否具有销售资历。目前,真正具有资质合法运营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是众安保险,但其运营范围次要是责任险和安康险。此外,还有合法运营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在线保险及其开发的一些APP。

  “奇葩险”很大水平上具有赌博性质

  “法律意义上的保险是为在特定活动中遇到风险的主体提供的一种风险转移性管理机制。”曹兴权进一步表示,从保险利益的角度而言,“奇葩险”的购置者大多出于粉丝情结或猎奇心思,对购置者而言毫无风险,所谓“恋爱险”实则具有赌博性质。这一观念失掉了李青武的认同。他以为,商业保险是指经过订立保险合同,投保人依据合同商定,向保险公司领取保险费,保险公司依据合同商定对保险事故发作所形成的财富损失承当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许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到达商定的年龄、期限时承当给付保险金责任。而赌博是对一个事情与不确定的后果,投注金钱或具有物质价值的东西,其次要目的是为赢取更多的金钱或物质价值。这些“奇葩险”从实质下去说是一场对赌游戏,完全与商业保险的保证属性有关。

  在杨刚看来,商家此举系应用大众人物关注度高吸引眼球,更多的是经过炒作获取相关利益。由于从产品自身来看,投保和保金都很低,购置保险的意义不大,购置者多是出于猎奇心思。

  非保险机构违规运营保险涉嫌合法集资

  除保险公司之外,一些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也将利益之手伸入了互联网行业。它们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互相保险”(多人以相互协助为目的构成组织,实行“共享收益,共摊风险”)方式相似的“互助方案”(集中在不测互助和重疾互助等范畴),借保险名义停止宣传,招致消费者将之与保险产品混杂停止投保。笔者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或应用互联网平台虚拟保险产品或保险项目,或承诺高额报答诱惑消费者出资,或冒用保险机构名义伪造保单。

  非保险机构借保险的名义停止宣传,是抵消费者的欺诈,严重的,将涉嫌合法集资立功。李青武解释,此类非保险机构未经保监会等机构同意,对社会大众假借保险为名停止宣传,收取“保费”,本质为变相汲取资金,假如数额到达法定规范,能够触及诈骗、合法集资等立功。

  “法律上关于合法集资的界定,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二是对不特定少数人吸收资金。”曹兴权以为,假如非保险机构经过这种行为吸收了少量资金,可以定性为合法集资,应依据刑法相关规则,对其停止处分。

  如何处理互联网保险乱象

  处理互联网保险乱象,专家们以为,以后应树立网络保险平台的资质审查零碎。笔者理解到,2012年至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费支出从106亿元增长到2299亿元,增长了20多倍;运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从28家开展到124家。互联网疾速开展改动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互联网伴生的挪动终端优势也拓展了保险市场范围,助推了保险业的创新开展。

  互联网保险开展一日千里,在此趋向下,针对上述互联网保险开展中发生的乱象,2016年10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任务施行方案》,对保险公司网销产品时停止不实描绘、片面或夸张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等误导行为,保险公司与不具有运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协作的行为,以及非持牌机构违规展开互联网保险业务等行为,都作出了警示。

  关于监管部门,李青武建议,应树立对网络保险平台的资质审查和查询零碎,方便消费者第一工夫理解网络平台能否具有法定资质,增加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应增强对保险范畴守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管,构成活期通报及发布机制。

  “监管部门应增强对新兴事物的引导,保证互联网保险真正成为无益于消费者的坏事情。关于守法运营的公司应该重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关于遭到诈骗的群体也应该发布威望信息停止阐明。”作为保险行业经理人,杨刚希望行业完成真正创新,回归诚信运营,塑造正义品牌,营建真正的生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