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山东自2016年累计曝光“老赖”超百万例

作者:张夕一 2018年07月26日 新闻联播


山东自2016年累计曝光“老赖”超百万例

  7月25日,山东省初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省“执行不能”案件状况,并发布7起典型案例。 梁犇 摄

  中新网济南7月25日电 (记者 梁犇)记者25日从山东省初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得悉,2016年1月至今,该省各级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06.6万例,对45.27万被执行人发布限制消费令,共限制77.09万人(次)购置机票,限制32.63万人(次)购置动车、高铁票。目前,“执行不能”案件约占全部执行案件的40%左右,这些案件在法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后,也无法完全执行到位,只能依法予以终结本次执行顺序或许移送破产顺序。

  山东省初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程乐群在发布会上通报了该省法院“执行不能”案件状况,该院执行一庭庭长王启江发布7起“执行不能”典型案例。

  据程乐群引见,依据被执行人的财富情况,人民法院执行的案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被执行人有财富可供执行的案件;二是被执行人确无财富可供执行,经执行法院穷尽手腕仍不能执行的案件。关于第二类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富,经执行法院穷尽执行手腕后仍不能执行到位的案件称之为“执行不能”案件。

  程乐群举例说,交通事故、人身损伤赔偿等执行案件中,加害人大多经济条件差,往往除了维持生计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没有其他财富,无法进一步执行;一些企业因运营不善等缘由,负债累累,其财富缺乏以满足一切的债务人,完全契合破产条件,但债务人、债权人都不请求破产,构成执行不能、破产不得的“僵尸案件”;还有一些官方借贷案件,因公司资金链断裂,又没有不动产等实践财富,招致无任何财富可供执行。

  “剖析这些案件,招致构成‘执行不能’,虽然有历史背景、市场行情、社会诚信环境以及不测不测等要素,但债务人本身的缘由也不容无视。”程乐群说,次要表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如今债务人风险认识不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出担保要求,仅基于对债权人的信任就与之协作或许出借款项,在利益驱动下,抱有幸运心思,主张权益不及时,不擅长运用法律手腕维护本身合法权益等方面。

  关于此类“执行不能”案件,程乐群表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标准终本案件的管理,严厉依照终本规则完善任务顺序,充沛保证请求执行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视权,根绝将有财富可供执行的案件归入终本顺序,确保终本案件经得起检验,同时疏通在发现财富时及时恢复执行的渠道。

  同时,法院将推进社会信誉体系建立,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并依法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对一些交通事故、人身损伤赔偿等执行案件中确因被执行人没有实行才能而招致生活极度困难的请求执行人实行救援。

  2016年1月至今,山东全省法院旧存加新收执行案件算计1032577件(其中,旧存36784件,新收995793件),已结案件923500件,执行到位金额1646亿元人民币。自山东省初级人民法院与山东省公安厅2017年4月签署协作备忘录以来,截至2018年5月,公安机关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1467人(次),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288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