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甘肃卓尼洮砚艺人35载磨一技 因石外型显匠心

作者:金俊 2018年08月29日 新闻联播


甘肃卓尼洮砚艺人35载磨一技因石造型显匠心

  8月28日,官方制砚艺人王玉明在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任务室内雕琢石料。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徐雪)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官方制砚艺人王玉明单独坐在任务室内打量眼前的石料,他的几名师傅返乡休假,院内没有往日雕琢、打磨的声响,更显安静。

  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石色碧绿、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枯的特点称赞文坛。

图为卓尼县民间制砚艺人王玉明制作的洮砚。 徐雪 摄

  图为卓尼县官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方制砚艺人王玉明制造的洮砚。 徐雪 摄

  王玉明出生于外地的制砚世家,因从小受爷爷影响,关于砚台他一直有种特殊的感情。17岁时,特性独立的王玉明开端四处拜师求艺,凭仗天赋和努力,3年里他掌握了雕琢的根本功后,先后去清华大学、东南师范大学等学府进修,精进实际和理论经历,并坚持用35载的光阴不时磨砺手中的刻刀,成为国度级制砚艺术巨匠,作品亦取得诸多荣誉。

  1997年王玉明作品“画蛇添足砚”被作为甘肃对香港回归的赠礼之一;2004年“西厢记洮砚”在第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

图为卓尼县民间制砚艺人王玉明正在专心雕刻。 徐雪 摄

  图为卓尼县官方制砚艺人王玉明正在专心雕琢。 徐雪 摄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洮砚,就产于卓尼县洮砚乡。”王玉明28日承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引见,完成一个洮砚至多要经过选料、下料、雕琢、打磨、抛光等数十道工序。

  其中,石料的选用颇为考究。制造洮砚最好的石料是产于卓尼县喇嘛崖一代的“老坑石”,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

  王玉明说,一名合格的制砚艺人首先要学会惜石、爱石,由于这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假使得一块好石,应该细心察看它的形、纹,不要焦急下刀。

  在王玉明的书柜里摆无数块石料,一有工夫他就会细细打量,堕入深思。“还没想好以怎样的方式将这些上等石料的优点发扬出来。而人间历来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所以优秀的洮砚作品,一定要因石外型、因材施艺,融入制砚人的思想外延。”

  他还将本人总结的经历悉数教授给本人的师傅,至今已培育了500多人,其中有6人曾经被甘肃省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巨匠。

  从2007年开端,王玉明发起筹建卓尼县洮砚协会,为外地制砚艺人搭建交流的平台,并且该协会无效促进了外地行业的标准化开展。

  如今已52岁的王玉明仍在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寻求创新,并为洮砚技艺的传承努力,他转入手中的刻刀说,渐渐显现的松柏与石头的花纹融为一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