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贫穷户上楼 家门口失业
新华社银川10月23日电(记者许晋豫)对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贫穷户贺雄而言,这两年不同寻常。去年一家人从30公里外的王新庄村搬到镇上的安顿房,往年他又在新建的石膏厂找到了一份波动的任务,贺雄一家脱了贫、日子大变样。
“以前在村里住的是窑洞,任务不好找,孩子上学也是大成绩。我们是无平安住房的建档立卡贫穷户,去年底一家人拎包搬进镇上的楼房,如今我下班几分钟就到,孩子往年上初中,学校不只离家近,还有养分早午餐。”贺雄说,另外,虽然人搬到了镇上,村里的地照旧种,心里很踏实。
贺雄寓居的楼房是大水坑镇将“觉醒资产”改造而来的。大水坑镇石油资源丰厚,宁夏的第一口油井就降生于此,过来,这里是长庆油田多个采油厂的所在地。2000年,因采油厂相继搬迁,其职工宿舍便不断闲置。去年,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将3栋职工宿舍赠予大水坑镇,经加固、装修后成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迁上天。
记者看到,改造后的职工宿舍从里到外焕收回重生机,房间内装修全部到位,水电暖一应俱全,小区亮化、绿化一样不差。大水坑镇党委副书记李建荣说,易地搬迁项目触及8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穷户71户226人,其中以前住窑洞的就有48户。闲置宿舍改造总共破费657万元,每户住房面积从65平方米到84平方米不等,花小钱办了大事。
安居之后还需乐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与生态移民不同,建档立卡贫穷户的土地保存,农忙种地、农闲外出打工成为大少数人的优先选项。此外,大水坑镇还经过公益性岗位优先雇佣、引入企业提供失业岗位、对年老休息力停止培训等措施,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得出来、稳得住、有产业。如贺雄所在的石膏厂投产以来便成为大水坑镇的招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工大户,处理了340人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穷户46人。
李建荣说,盐池县是宁夏首个脱贫“摘帽”的贫穷县,大水坑镇未脱贫户剩51户116人,贫穷发作率降至0.52%。如今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以石油为主题的特征小镇,不只要让群众远离贫穷,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