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从对人才应用的差别立场来说明 曹操、刘备谁更

作者:马原明 2018年03月04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从对人才运用的不同态度来剖析,曹操、刘备哪个才是心机婊

刘备在成为益州新主人之后,重用旧人的同时,也注重招降纳叛,勾结一切可勾结力气。刘备此举意在重建次序,在对蜀地官员的任用上,单方各怀鬼胎无法坦诚相待。董和、黄权、李严等人虽然失掉了新的任命,但却只是偏之任,并没有倚为股肱。

刘备不但承继了刘璋时代和本地士人的和睦关系,而且还有本人的小集团与刘璋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抵触。刘备入蜀方短短三年,不能够在短时期内弥合分歧。是以在一些人事布置上绞尽脑汁,刘备必需要思索缜密。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许靖虽然并不为后事所尽知,但他的从弟许劭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相面高人。史载许劭&ldquo少峻名节、坏人伦&rdquo,许劭曾精准的预言了年青的曹操将是&ldquo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rdquo。后世,以讹传讹,这句话被归纳成了&ldquo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rdquo。

汉献帝初年,许靖曾官居御史中丞,后来避难交州。曹操迎帝都许之后,许靖一度计划北上依曹,由于&ldquo路途阻绝&rdquo而未果。

刘璋闻讯,派人招许靖入蜀,先后授以巴郡太守、广汉太守、蜀郡太守之职。在成都行将陷落之际,许靖逾城出降刘备因腿脚不利索而未果。刘备攻克成都之后,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长史之职乃&ldquo众史之长、职无不监&rdquo,是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刘备有点轻视许靖在危殆之际&ldquo逾城出降&rdquo的投诚行为,开端的时分,并没有计划授予许靖如此重职。法正谏道:&ldquo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骒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rdquo

诸葛亮也劝刘备道:&ldquo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rdquo刘备这才厚待许靖,列为&ldquo宾友&rdquo之首。

每一个重生政权,要让一切人看到希望,必需得有花瓶装点其间。

曹操形形色色用人才,推崇&ldquo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用&rdquo的用人理念。人才观念并不是依托客观愿望决议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情势下必需量体裁衣,与时俱进。与曹操用人的&ldquo绝对论&rdquo比拟,刘备、诸葛亮重有德无才的许靖,其中的高低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统治者的人才观,决议了其政权可以走多远。刘备的重生政权,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太多了些。

关于刘巴的任命与运用,就更可以看出刘备的心机深沉了。

刘巴、字子初,零陵阳(今湖南衡阳西)人。刘巴与刘备二人之间不但有过节,而且嫌隙很深。刘备在江南时分,&ldquo荆楚群士从之如云&rdquo。刘巴却不买他的账,单独&ldquo北诣曹公&rdquo。

曹操辟刘巴为丞相府掾,差遣他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巴南赴三郡,任务虽然顺利完成,但风云渐变,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尔后,刘备迅速占领了三郡之地,刘巴无法原路北返,索性远走交。

对刘巴的不协作,史称&ldquo先主深以为恨&rdquo。

不久,刘巴步许靖后尘,到益州投靠了刘璋。刘璋每遇大事,&ldquo辄以咨访&rdquo。在能否迎刘备入蜀一事上,刘巴与黄权一样竭力谏阻,试图将刘备拒之国门外。指出&ldquo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等到刘备入蜀,刘巴再次劝谏刘璋:&ldquo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rdquo刘璋依然拒谏,刘巴因而&ldquo闭门称疾&rdquo不出。

刘备进围成都,传令军中&ldquo其无害巴者,诛及三族&rdquo。等到入城之后,&ldquo及得巴甚喜&rdquo。刘备不计前嫌,任命刘巴为&ldquo左将军西曹掾&rdquo。

刘备表现的如此大度,并非其首创,是汉高祖刘邦用剩下的。史家目光如炬地洞察了他的良苦用心,指出:昭烈初定蜀土,人怀反侧。其加意于刘子初,即高帝封雍齿之意也!

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mdash&mdash吕尚《阴谋》

关于刘邦封雍齿一事,转录原文于此,以飨读者冤家,略释刘备帝王心术于一斑:

上(刘邦)已封大罪人二十余人,其他争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以问张良。

#p#分页标题#e#

良曰:&ldquo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缺乏用遍封,而恐以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rdquo

上曰:&ldquo为之奈何?&rdquo

良曰:&ldquo取上素所不快,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rdquo

三月,上置酒,封雍齿,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

罢酒,群臣皆喜,曰:&ldquo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rdquo

从行事作风来剖析,刘备与刘邦,还真的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刘来。